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护佑人民群众健康 这些词语最闪亮给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护佑人民群众健康 这些词语最闪亮给力
关键词之二:标准化村卫生所 关键词之三:新农合 关键词之四:卫生健康大讲堂 关键词之五:卫生监督监测信息关键词之六: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 关键词之七:联合预约诊疗 关键词之八:公立医院改革 关键词之九:卫生人才科技创新工程 关键词之十:第三方调解 关键词之十一:宜居健康城建设 关键词之十二:“六型”机关建设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我市卫生系统实事多、喜事多。

这一年,我市卫生工作着力项目带动,着力改革创新,着力城乡基层,着力民生民心,着力统筹兼顾,重视城乡基层,重点做好十项工作,扎实办好十件实事,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为群众提供了越来越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一年,郑州片医负责制模式、联合预约诊疗服务、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这些字眼格外闪亮,不仅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更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我市卫生工作,市长赵建才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2010年,郑州卫生工作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各项卫生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夯实医药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优质服务行业”,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眸2010年,展望2011年。昨日,全市卫生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通过十二个关键词,向本报记者分析解读了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解读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二大关键词

本报记者 汪 辉 通讯员 张 岚 钱 淼 文/图

关键词之一:片医负责制

2008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片医负责制,首批选择了7个试点,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的服务。

到2010年,片医负责制发展到了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8个片医小组。如今,郑州的片医负责制已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服务居民280.5万人,为辖区居民建立了200多万份健康档案,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7%。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和参与度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就医。2010年社区接诊总量达到354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了70万人次。

郑州“片医负责制”的服务模式成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受到了国家及卫生部领导的高度评价。2010年11月份在郑州召开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与实践暨郑州片医负责制服务模式观摩和交流大会”,郑州片医负责制模式向全国推广。

2011年,关于片医负责制,顾建钦有着更宏大的构想:重点做到“一消灭”、“两个延伸”、“三个加快”。“一消灭”是消灭中心城区片医负责制空白点,实行郑州片医“地图式定位责任管理”模式,建立“郑州片医网”,对所有片医小组进行网络定位标注并向市民公布,方便居民医疗保健。“两个延伸”是,向县(市)城区基层延伸,争取在12个县(市)同时开展试点,向农村基层延伸,探索开展“农村片医”负责制试点。 “三个加快”是,加快建档,规范建档率,确保城镇居民建档率提升至80%;加快信息化建设,成立郑州片医网,“一卡通”准备先试点,再推开;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进程。

关键词之二:标准化村卫生所

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连续三年将村卫生所建设纳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通过3年的努力,现在已建成2099所标准化村卫生所。通过建设,村所的基础设施、基本医疗器材、医疗设备有了明显的提升,医疗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2011年,在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方面,我市将推出一些领先全国的重大举措。顾建钦说,一是制订完善的村卫生室服务诊疗管理规范,对村卫生室人员定岗定人定位,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配备技术好的村医。二是进一步加快推进村所的信息化建设,村村联网,率先搞“一卡通”工程,为农民就诊提供最便捷的服务。三是学习日本先进经验,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建立96个农民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全面负责辖区农民的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贯彻和落实国际上先进的健康生活、健康衰老的方式和理念。“做到农民健康保健有人负责,预防疾病有人指导,生病有人看,健康情况有人监测,为农民提供全面的健康跟踪服务。”四是在农村实行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患儿,以及贫困心脏病患者的大病救助工作,尽快实现扩面增容。

关键词之三:新农合

我市新农合从2003年开始试点,至2010年全市参合人数达到418.04万人,参合率98.08%,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58.44元,大病补偿封顶线提高至6万元,所有县(市)区全部开展了门诊统筹,并与其它省辖市部分实现了跨区域直补。截至目前,全市享受新农合补偿人数达922.55万人次,累计补偿费用接近6个亿,享受补偿封顶线6万元的56人,统筹基金支付率95.79%。

2011年,在保持参合率的基础上,本市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同时,要探索新农合支付制度的改革。将来新农合补偿的审核支付,有可能采用社会化和商业化的服务模式,政府主导,管办分离,提高效率。

在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方面,我市要率先探索。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搞30个病种,选取10个省市医疗机构进行试点,郑州市愿意成为试点进行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之四:卫生健康大讲堂

卫生健康大讲堂是健康促进、健康推进的一种主要形式,市卫生局从2009年开始倾力打造的健康教育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已经在社区和企业进行了1342场次,发放了50万份大讲堂手册,受众达到25万人次。持续开展“万名医护送健康”活动,组织义诊宣传2000余次,参与医护人员2.5万人次,受众25万人次。

2011年,郑州卫生健康大讲堂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向机关、企业、学校、农村延伸。市卫生局制订了“三九三六一”计划:即大讲堂进机关数不少于300场,进社区数不少于900场,进学校不少于300场,进农村不少于600场,进企业不少于100场,发放50万册《郑州健康大讲堂服务指南手册》,开通“卫生健康大篷车”,设置流动讲堂。同时,提升档次,在省市医疗机构中选取专家,建立自己的讲师团。

此外,还要推广信息服务,搭建平台,通过短信的形式为城市居民定期发送健康信息,比如每周发送一个短信,提醒注意防范哪些疾病,而每月则发放一本印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知识的月历。

关键词之五:卫生监督监测信息

卫生监督监测信息公示制度,是市卫生局2010年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

去年,全年市卫生局组织3次新闻发布会,就饮用水水质监测、公共场所卫生、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机构监管等方面,发布涉及9大类15项500余条卫生监督检测信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1年市卫生局提出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展卫生信息监督监测面,发布更多公众关注的卫生健康信息。比如将监督面扩展到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顾建钦说,初步决定将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种信息发布给公众,学习美国做法,“各医院的博士、硕士、专家、名医数,医疗事故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病床周转率、平均住院日期、人均住院费用等各个医院考核管理指标,全部采用公示形式公布给全社会”,由公众自己有选择地参考和采用。

同时,这些信息的发布也会促进医疗机构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为公众提供医疗服务。

关键词之六: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

顺应郑州都市区建设,郑州市卫生系统把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作为造福百姓、惠及群众健康的头等工程来抓。2010年底,市七院搬迁至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填补了我市东区无公立医院的空白。市疾控中心主体完工并将近期搬迁,市卫校综合实验楼建成竣工,开工建设了市儿童医院郑东新区、市二院眼科病房大楼、市九院老年关爱和精神心理病房楼、市六院呼吸道病房楼深化使用功能项目以及新密、中牟、登封等县(市)区的疗机构的项目,市三院、市十院整体迁建工程已完成立项。公共卫生的项目之多是过去多年的总合,投资总额累计有十几个亿。医疗布局趋于合理,优质医疗服务实现量的扩增。

按照计划,市属医疗机构将通过3~5年的时间,实现郑州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扩展倍增工程,加快推进已开工项目建设,市三院、市十院、市妇幼保健院迁建扩增项目年内开工,其它医院新年度床位倍增项目加快推进。

关键词之七:联合预约诊疗

2010年1月1日起,市属医疗单位全面进行联合预约诊疗服务,群众比较欢迎,效果较好。目前参与联合预约的医院达15家,188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进入预约库,涉及专业多达50余个,预约就诊率达86.28%。

2011年的预约诊疗服务,一是要完善平台,组建大体系,扩大参与医疗机构范围,争取省级医院、行业医院进入这个平台;充实预约专家库,让群众享受更为便捷的诊疗服务。二是要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做好医院的接诊等工作。三是要更加注重在农村、在社区、在家中、在流动平台中预约我们的诊疗服务。

关键词之八: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郑州市虽然不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城市,但是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评审通过《郑州市市域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实现《郑州市医疗机构设置管理条例》立法。率先在全市5家三级医院开展10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开展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监督管理工作,对全市5381家医疗机构的监督覆盖率、监督频次完成率、监督档案建档率和量化分级率均达100%。率先实施联合预约诊疗服务,建立并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促进医患和谐。各家医院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设置和竞争上岗、对行政职能科室进行规范。同时在民营资本、规划布局、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药品集中配送做得非常扎实和稳妥。

2011年要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将加强公立医院的学科建设及论证规划;在市属医疗机构全面推行“风险抵押金”制度;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组建1~2个医疗集团,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格局,增强综合竞争力;力促一到两家公立医院改制成功;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指导意见等。

关键词之九:卫生人才科技创新工程

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构筑郑州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大厦。实施人才强卫“五个三”工程后效果明显,目前全市卫生系统有博士54人,硕士987人,占18个省辖市总数的1/3,3家医院获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3名同志获郑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31人成为郑州市级科技创新骨干,11人获河南省卫生科技中青年创新人才称号,5家医院院士工作站获得认定比准,5个实验室被批准为市重点实验室。开展市级以上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36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6项。

博士创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培养三个专项资金落实到位,10项博士创业和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得到总计88万云的基金支持。

开展高端培训,组织核心管理团队集中学习10次,组织98名护理管理人员赴香港学习,7期卫生管理、疾病控制、医政管理、应急处置等专业近300名管理人员赴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培训。

2011年将继续实施人才强卫“五个三”工程,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重点培育博士、硕士,继续加大医学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培育领军人才、培育学科带头人、培育中层骨干、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确立10~15个学科为医学重点学科,30个为重点培育学科,力争建成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之十:第三方调解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市调研学习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机制,从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顾建钦说,第三方调解机制的运行,使医疗纠纷增加了一条解决途径,对于处理医疗纠纷和缓解医患关系意义重大。第三方调解机制开始运转以来,本市所有医疗机构均已纳入调解范围。截至目前,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已经进行了5例调解,接受了30多件次的医疗纠纷调解咨询,对医疗纠纷的解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运行效果良好。

2011年重点是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特别是做好医疗责任保险金缴纳,明确医院的职责。现在已经有了一个规范的流程,我们要按照这些流程去运作,同时多层面宣传《郑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之十一:宜居健康城建设

2010年开始谋划的宜居健康城的建设,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规划建设“宜居健康城”,可以完善西部新城健康休闲功能,带动郑州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而提升郑州都市核心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按照蓝图规划,宜居健康城选址定位于西部新城区荥阳组团的南部,目前正在洽谈一些项目进入。这里集医疗、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一体,是以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老年医疗康复、养生保健、旅游休闲和医学文化展示为主导功能的复合型新城。

2011年,加快推进“宜居建康城”建设进度,明确选址、定位、功能、投融资平台和运作模式完善配套功能,打造以“健康理念和功能服务”为特色的新型主题城区。

关键词之十二:“六型”机关建设

从2008年开始,市卫生局开展了学习型、法制型、服务型、效率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建设活动,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全市机关中率先推行绩效考核制,核心管理团队集中学习和卫生管理讲坛形成制度化。通过几年努力,在卫生秩序、服务环境、质量效益、依法行政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在省委、省政府“两转两提”专项简报中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郑州市卫生局将继续加大“六型”机关创建力度,不断完善措施,革新手段,强化监督,实施绩效考核, 提升服务效能。  

“12个关键词既是对去年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今年工作的规划。”顾建钦表示,新的一年,郑州医疗卫生工作将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优先发展战略,重心下移城乡基层,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护佑全市人民的健康。

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我市医院

医护人员走进学校义诊

新医院新气象。图为新市七院导医。

我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图为患者安全走出重症监护室。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