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收入翻番之后未必你就更富
校长推荐制何以变“伪”
谁来认定这些公务员收入低
天价年夜饭吃的是什么
我国出现恋高症:异化的高楼竞赛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校长推荐制何以变“伪”

近日,北京大学招办网公布了今年通过审核的校长实名推荐生名单,其中广东华附、省实验等7所中学推荐的11名全才学生全部榜上有名。名单甫一出炉,便引发了网友热议:北大所招收的校长推荐生全部都是“非优即官”,即能力全面的优秀生或学生干部,并无“异才偏才怪才”。(1月26日《信息时报》)

人才被埋没当然非常可惜,于本人可惜,于国家亦可惜。本土的选才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一些“异才偏才怪才”因缺少脱颖而出的路径,常被高等教育弃置一旁。校长实名推荐学生上大学的初衷本来是着眼于教育公平,“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样既不损害多数人的公平,又能兼顾到少数“异才偏才怪才”的权益,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教育的目的。脱离原来的制度设计,招收的校长推荐生为清一色的“非优即官”,这样的自主招生不是跑题了吗?

本土人常会表现出轻信的一面,以为说的好听者,做的也会好看。许多人听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哪能会想到在校长推荐制施行的第二年,它就沦落为拒绝“异才偏才怪才”的“伪自主招生”。这到底是“经”有问题,还是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教育稀缺品、社会稀缺品。如果是广开门路,意在招收“异才偏才怪才”,那么这样一种制度设计落实下来,就会收到修补原有缺陷的良效。而“伪自主招生”只不过是让本来就可以跨入大学校门的人增加了一个机会,这样的机会则是对其他学生的一次不公平,也是教育资源运行中的一种浪费。

真正的自主招生应该“双向选择”,而“伪自主招生”则更像是提前跑到中学校园去“掐尖儿”,去圈人抢生源。有专家指出,参照国外的经验,“异才偏才怪才”这一概念是在以分数为标准的选拔制度下才体现出来的,如果自主招生改革后采取多元评价体系,在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之下,人才的个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关注。世上本有“异才偏才怪才”,只是校长推荐制无法与之对应,只是非教育专家的校长们无人能识。这样的事情已让人见怪不怪:一个正剧很快就演成了闹剧,最后的收场只能是杯具。 伊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