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封至郑州机场
今年年底通高速
行走在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
国宝大熊猫驾临 百兔入园闹新春
农民工披红戴花 县领导列队欢迎
二七区“教育强区”驶入快车道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公共财政惠民生系列报道之五
行走在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

本报记者 卢文军

“虽然天旱恁长时间了,但咱不怕,地里有井,家里有车。你看看,这块麦田刚浇过,长势不赖!”前几天,中牟县万滩镇毛庄村的种粮大户白明业乐呵呵地说,“这些年党的政策好,种粮有补贴,咱这老农民劲头儿足着呢!”白明业种了22亩地,一年下来仅补贴就拿2000多元。

市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春山告诉记者,“十一五”,全市用于“三农”的总支出269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7.95%,年均增长24.81%。全市财政部门始终秉持“‘三农’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全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集约式发展和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这其中,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了惠农补贴政策,共向百余万农户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4亿元;农村教育投入87亿元,全面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杜绝了农村适龄儿童因贫辍学现象;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27亿元,降低了就医门槛和支出,初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资金10亿元,全面提升了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和困难救助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万人……

我市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发展贫困地区生产力,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累计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6.89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69亿元,取得了明显成效——

贫困村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2010年与2005年年底相比,全市贫困村贫困人口净减少5.03万人。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累计完成了100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有25个村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完成扶贫移民搬迁6316户2.5万人,其中整村搬迁14个村2200户7500人。贫困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贫困地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新建了一批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2.3万人,其中就业1.9万人;完成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0万多人(次),显著提高了贫困群众整体素质……

一笔笔公共财政资金的拨付、实施,换来了无数农民兄弟的泪水、欢笑和赞誉。

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66.68万吨,连续八年增产;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8855元,比2005年增加1.85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13.5%。

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把新农村建设工程列入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重点工程,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程指挥部,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增加投入,加大城乡统筹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逐步提高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抓点带面,分类指导,以行政村为单位,以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和“整村推进,综合达标”工程为载体,以发展产业和整治村容村貌为重点,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把农村的传统村落改造成新型社区。

五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奖补资金5.1亿元,县、乡投入资金10.5亿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示范村和项目实施村的建设项目进行奖补,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群众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现在提及新农村建设,绝大部分农民都不陌生,甚至讲得头头是道。他们期盼着,憧憬着,描绘着……

伴随着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个个漂亮的“新农村”就在不远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