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杜诗补缺字
《气场》
多姿多彩的台湾春节
民国时期的四首国歌
连 载
野兔记
白头红叶
天下奇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连 载

舒安娜 著

连 载

30

理查的翩翩风度又回来了,还有他蛮横的语气:“你到底想做什么?”

“你知道我要什么,理查。我想把班在你的考古遗址发现的地图——可能是那里挖出的唯一真实文物还给中国人。”

他把剩余的礼节也抛下了,“当我聘请你的时候,如果你真以为我会‘答应’把地图还给中国人,好让他们利用它证明早期的海上霸权,那你真是比我想象的还要天真。”

“你会照我的意思去做,否则我就把这些资料公开。”

他仅存的教养从虚伪的脸上消失了。“玛拉,你就像个小女孩在玩大人的游戏。我经历过的棘手事情远比这个多多了,也大多了。”他不予苟同地摇摇头,“这种行为只会羞辱你的父亲而已。”

“我的父亲?”她拿起第二个档案夹,“我的父亲给了我这些非常有趣的资料。”玛拉已经知道,她父亲在政治上能容忍的事是有限度的。

玛拉把放满重要资料的档案夹推到理查面前。他任它摆在面前好一会儿,才勉强打开了它,翻阅里面的内容。

“你现在看到的是美国众参两院议员和总统候选人的银行账户,账户里的汇款都是国家政策委员会所捐赠的资金。”

他嘲弄地说:“委员会本来就可以捐赠政治献金,任何市民和团体都有资格这么做。”

“这些汇款不是选举用的政治献金,而是贿款。”

他拿起档案夹,又看了一遍。

玛拉顿了顿后说道:“你只有一个选择,理查。”

他像神秘的狮身人面像那样沉默良久。她等着他的回答,心脏狂跳不已,然后他艰难地点头同意。

宾州—费城

玛拉很高兴有这些头条新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班打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每家报纸声明的重点都一样;不过玛拉觉得《纽约时报》写得最好:“中国是最早发现世界的国家吗?”

他们坐在班办公室附近的咖啡馆喝咖啡、读报,各家报纸以强烈的言辞,报道中国宣布的对历史的矫正:考古学家挖出了一张地图,上面详细记载了明朝郑和将军环绕了地球一周,并发现了全世界。虽然对中国政府的宣告有些持怀疑态度的人,而许多强烈质疑的言论,则来自美国政府某些官员,不过各大媒体,还有全世界的人,都非常认真地看待这项声明。只是完全看不到有关著名的欧洲探险家,依照中国人的航海知识航行的报道。

“你的谈判跟你预期的结果完全一样。你做得太漂亮了,玛拉。”班举起咖啡杯恭贺她。

“谢谢你,班。”玛拉知道她应该要非常兴奋才对,毕竟,她已经依照她的良心,把地图送回法律上的物主了。可是她却莫名地焦虑起来。难道是担心要跟班分开吗?还是因为这改变了历史的角色,引发她更深的忧虑?就像她也是历史上的制图师,或说盗图贼。

“可是你似乎没有很兴奋。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你真的帮了我很多忙,玛拉。比方说让我主持地图的研究事宜,即使这并非我的专长。”

“班,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基本的事情。我要你牺牲真正的考古发现查罗拉,还要你答应保守这个秘密。”

“基于很多理由,我想给你一样东西。”班顿了顿,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圆筒,推向坐在对面的玛拉。

“这是什么?”玛拉问道。

“打开来看就知道了。”

她打开盖子之后,往里面瞧了一眼。里面有一张卷起来的纸,“我猜猜看,是另一张十五世纪的地图吗?”她开玩笑地说。

他没有笑:“打开它,小心点。”

玛拉把圆筒里的文件抽出来。一摸到表面,她就知道这绝对是几百年前丝绸制的纸张,触感就跟那张地图一模一样。她愣愣地望着班,但他的表情非常认真,而且他那身花呢外套和破旧牛仔裤的工作服,使他显得很迷人。

“继续。”他鼓励她。

她小心翼翼地拉开卷轴,拿着两端的横杆,一段段地展开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莲花图:一株纤瘦的白色花朵,绽放在深色的水池中。莲花位于卷轴的中央,右边则有一排优雅的横幅书法,左边盖了个红色的印章。

这幅画的美深深迷住了她。“班,它真的太美了。”随后她认出这朵莲花,不禁困惑起来,“可是这朵花,跟那张中国地图右边的莲花一模一样。”

4

我们的老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这个问题讲过一段话。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问:请解释一下。

答:意思就是说,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无私,从不刻意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是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自然而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明的人把自己摆在别人身后,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它无私吗?所以能保全它自身,成就它的私心。

问:这么说,天地也有私心?

答:当然。天地有私心,是人类赋予它的。我想这是我们的老祖先用来教育人类的一种方法。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和天地朝夕相处,可曾去想过天地的私心?恐怕太多的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天地希望自己能长久存在。但是,它明白需要付出很多。于是,上天和大地倾其所有,养育了无数的生物,包括滋养人类,把其所有能给予都贡献出来,默默付出,无怨无悔。天地给了人类太多,你能说它不是大公无私吗?你能说它的境界不高吗?

天地有如此大的胸怀,尚且存有私心,人类就更不可能完完全全摆脱私心的羁绊。

中国古代军事家姜子牙有一句传世名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所以,从古至今真正聪明智慧的人,是懂得私与公的辩证关系的,是知道如何为了自己的“私”,而付出自己的“公”,并把自己的“私”限制在恰当的范围和适合的尺度内。“天地无私以养万物,圣人无私以育万民”。

问:人类受天地之恩,应当从天地对待生物的态度中吸取哪些经验?

答:应当吸取的经验太多了,可是不见得有作用。因为有些为官者一辈子私心重,一辈子不反省,一辈子不悔悟。这种人嘴上都会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一遇到具体事情,就把这些醒世名言丢到脑后了。拿着纳税人的钱,吃吃喝喝,无所事事,还小肚鸡肠,以权谋私。干工作前思后想,总是首先考虑自己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自己的私心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升迁是否受到影响。这种思想、这种境界,怎么能干好工作?别说让人民放心、让党放心的大话了,连他自己都不得安心。

你知道“多思转多私”这句古话吧?就是说的这种人。

问:在人们的印象中,从来都是提倡多思,并把这种多思作为一种好的思维习惯推行。怎么“多思”又会变成“多私”了?

答: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理解“多思”了。 多思不等于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是注重从各方面去考虑问题,能够把握事情的分寸和尺度,掌握进退行止。如果遇事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地盘算自己的小算盘,想得太多,就容易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私心就冒出来了。从这个角度讲,多思久了就会“多私”。

人做事,天在看。私心重了,久而久之,苍天就不答应了,就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天地是公平的,不会把所有的好事都给了一个人,也不会把所有的坏事都放在一个人身上。人生所作所为是要偿还的,天地就是这样在平衡着人类。每个人静下心去想想,就会得出结论,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问:毛泽东曾经说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句话在几十年前是许多为官者的座右铭。你对此话怎样理解?

答:如果在文化大革命时代,谁也不敢对领袖说的这句话产生任何怀疑。但是从人性的角度讲,要求官儿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行不通的。当官者不是神,又整天和金钱、权力打交道,被私心诱惑的机会更多,自然容易出现问题。

问:看来人都不是完美的。

答:完美的人不是人,是神。

孔子有一句话说,“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意思是说人心都有阴暗而又狭隘的一面,只是藏在人的内心深处,不易察觉到,也不轻易表现出来,但不等于没有这些人性的弱点。一旦土壤合适,就会暴露出来。很多时候,人都会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皆出于人的自私心理。

所以,应当承认人性中有私心的一面,才是客观的、公正的、符合人性的态度。只是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张扬人性中的美的一面,克服人性中恶的一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