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物件见证
新生活变迁
特殊的新年礼物
红火过大年
年宵花俏销
长寿山上农家乐
退休职工的除夕菜单
上接第一版②
上接第一版①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长寿山上农家乐

本报记者 孙志刚

1月29日,阳光暖暖地探过山头,斜射在张存经营的位于长寿山67号的农家乐,映着门头上竹林镇“三产服务先进单位”的奖牌,熠熠生辉。

从上海回来的儿子还拱在被窝里,闲不住的张存却早早地筹办起除夕和正月初三的包桌。“郑州的游客提前定了桌。”虽然过年也忙乎,张存的脸上却乐得像开了花。在她家客厅餐桌上,竹篓里放着个大猪头拱着嘴、张着两个大耳朵,两只猪蹄扒着篓沿。“这都是年货呀?”记者问。“屋里还多着呢,昨天去孝义买了一天。”张存介绍,今年过年镇里发了米、面、油、肉等年货,再置办些蔬菜、海鲜什么的就够了。

“一年一个样,年年步步高。”张存说的不仅是竹林长寿山的旅游,也是说她的农家乐。没开农家乐前,张存在上街摆过地摊,卖过小吃。2008年竹林镇开发长寿山,她开始在山上龙龟广场卖橡子凉粉,没想到由卖3元一碗的橡子凉粉发展到开始经营两个农家乐。“山上的只吃不住,山下的吃住一条龙,去年收入有十几万元。”张存高兴地说。张存的农家乐还带动了就业,旅游旺季要雇14名帮工,她也由村里的先进当上了镇里的先进。

百姓致富搭上了旅游“顺风车”。长寿山下,沿景区入口到山上“撒”了一路这样的实例。一开始群众还没有意识到祖辈居住的荒山头能带来啥好处,为引导农户搞三产,竹林镇采用奖补等多种措施激励农户,有远见的如今都成了致富标兵。

“俺家的被子、床单、餐具都是镇里发的,买台空调还补贴500元呢。”69号农家乐主人赵冬彩高兴地说。赵冬彩的农家乐有300多平方米,设有100张床位,一张床位收20元,每年收入少说也有7万多元。

身在山脚下,却是“城里人”。更让长寿山的农家高兴的是,随着竹林镇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施行“村改居”,原来的长寿山村改成了“石鼓村居委会”,由农民身份变成城镇居民身份,许多人还在镇东新区买了楼房。从长寿山出来,只见竹林镇东新区12栋楼房拔地而起,沿途红旗飘飘、彩旗招展,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竹林这座崛起的新城已披上浓浓的节日盛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