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岗工的广阔天地
供岗外来务工人员
“春风行动”即日展开
过节新时尚
购书“充电”忙
市民呼唤
郑州城市游
服务发展大局
务实履职为民
发挥人大职能
助推经济发展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服务发展大局
务实履职为民
——2010年市政协工作回顾之一

服务发展大局

务实履职为民

2010年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市十二届政协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认真履行职能 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政协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协商议政,为促进我市跨越式发展献计出力。

市政协把协助党委、政府制定好“十二五”规划作为2010年的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向省政协现任和往届老领导求策问计、召开“十二五”规划意见征求会等协商议政活动。在市政协十二届十次常委会议上,就“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公共安全防御体系等工作,提出了65条富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市委书记连维良对常委会议《情况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发改委认真研究吸纳。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市政协十二届九次常委会议的中心议题进行专题议政。组织委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提出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着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着力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着力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组织驻郑的全国、省和市三级政协委员对我市跨越式发展十项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集中视察。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还组织委员围绕绿博会筹备、城中村改造、生态水系工程建设、二七商业中心规划设计等工作,先后开展专题调研22次,视察43次,形成调研视察报告24份,提出意见建议200余条。

坚持以人为本 服务改善民生

始终把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政协工作,在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为民服务上倾注力量。

为全力配合“畅通郑州”建设,市政协向驻郑全国、省、市、县(市)区四级政协委员发出公开信,号召广大委员自觉践行交通文明,努力为推进畅通工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与此同时,市政协切实加大监督力度,组织委员实地察看重点交通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积水、人行天桥质量等问题进行调研视察,并提出意见建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通过提案现场办理会、主席督办重点提案等形式,加大提案办理力度,促成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扩大医保门诊特殊病种、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等一大批民生问题的解决。

把握两大主题 促进社会和谐

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特殊优势,密切联系各界,加强沟通协调,扩大交流交往,为构建和谐郑州凝心聚力。

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积极促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在政协的各种会议上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共事的政治氛围,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达主张和意见创造条件。高度重视与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联系,利用传统节日走访民族宗教界政协委员和知名人士,组织委员就民族教育工作、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等进行专题调研,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高度重视与港澳台侨界委员的联系,利用座谈会、茶话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增进感情、加深友谊。组织委员对我市外资企业发展及重点外资项目进展情况和引进港澳台侨资等工作进行调研视察,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作。

不断探索创新 加强自身建设

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立足固本强基,坚持探索创新,着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市政协通过举办学习报告会、常委学习培训班、编发学习资料等形式,组织委员学习政策理论和政协知识,进一步提高政协常委、委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创新委员管理形式,研究制定了市政协《关于授权主席会议对违纪违法政协委员及时处理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市政协会议纪律的规定》。积极推荐政协委员担任有关职能部门监督员,支持委员参加执法检查督察、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依法保障委员履行职责的权利。按照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政协机关的要求,不断强化机关干部的核心意识、中心意识、团结意识、勤政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政协机关为政协履行职能和为全体委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政协宣传工作,及时报道政协的重要工作和活动,大力宣传委员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和省、市级新闻媒体发稿400余篇。深入开展“创建委员之家,树立委员形象”活动,全市138个“委员之家”共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交提案1640件、反映社情民意1994条;组织社会公益活动343次,救济困难群众3204人,捐款捐物9786万元;有620名各级委员受到了国家、省、市一级的表彰。

本报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郜东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