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2011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代表委员心声
热词大热拼
黄金五分钟 争当主人公
慈善事业需要强力法制保障
小区建公厕让“方便”不再尴尬
加大力度防治职业病
还城市一个洁净的天空
效率高 环境优 绿城渐觉风光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效率高 环境优 绿城渐觉风光好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必将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必将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本报记者 陈 思

初春时节,绿城风光好。

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发展力。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发展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和加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如何确保郑州“十二五”宏伟蓝图及今年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继续实行联审联批、限时办结、审批代办、首席服务官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等制度……”市长赵建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努力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创业环境城市和最佳旅游环境城市!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无疑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之一。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彰显责任政府力量

“完善绩效考评和奖惩制度,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切实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宽松优良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描述,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政府沉甸甸的责任。

“优化经济环境,关键在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作风转变。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现阶段,各级政府一定要以服务为抓手转变职能,行政取向要与市场取向一致,服务的效果要与老百姓的愿望一致。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刘建锋代表坦言并表示,该局将结合工作职能,全力服务好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宏伟发展战略。

来自基层一线尤其企业界的代表、委员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我市针对企业实施的‘首席服务官制度’,政府便是把管理变为了服务,把参与变为了给予,行政效能自然而然就会大大提高。”郑州市双凤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国荣代表兴奋地说,政府一系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举措出台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企业界看到了一个责任政府的态度。

惠济区农开办主任赵梅委员认为:“党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的最终目的在于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她建议,在今后的城中村改造和新建楼盘的规划建设中,加大社区办公用房的联审联批力度,为丰富居民的社区生活和有效进行社区管理奠定基础。

“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是各级政府的终极目的。我市各级政府以服务为抓手转变职能,无论是联审联批、限时办结还是审批代办、首席服务官等,都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具体举措,都必将有利于发展,都必将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这彰显责任政府的力量。”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高地即项目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代表给了这样的注解。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必将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

审批服务过程“公开办”;基层组织有需求或群众有困难“主动办”;符合申报条件的“立即办”;复杂项目“上门办”;多个部门关联审批项目“联合办”;县区上报市直审批项目“快捷办”;申报手续简单项目“网上办”;群众有事“热心办”……

“这些关乎民情民生和企业发展的事都做好,我们的经济能发展不好吗?”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政府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必将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助推跨越式发展。

中牟县处于郑州都市区主城区域,县委书记杨福平代表说:“‘高速’行政效率,具体说即降低群众办事‘门槛’,缩短群众办事时间,把群众的事办得快且好,让企业急办的事项在政府行政部门那儿别发生‘肠梗塞’。点滴成河,所有行政职能部门办事效率都提高了,作风都改变了,这些无疑会促进经济发展,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杨福平说,中牟正全力打造河南最好、全国领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现实要求。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旁听公民李淑芳是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她的不少亲朋好友多在我国沿海地区或国外做生意。“以前,我经常邀请他们到郑州投资,他们都劝我到沿海地区发展。”李淑芳说,“郑州这几年投资环境发展得很快,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措施是关于发展经济和招商引资的,我还是要建议他们来郑州投资。”

“提高行政效能在于机制的理顺,部门职责的分工更加明确,这必将会让企业办事更顺畅、更快捷,更有利于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郑州弘扬华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瑞委员建议,市政府应设立管理和指导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将原来分散在政府各部门面向中小企业的职能集中交给专门机构承担,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郑州日兴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德峰代表说:“为了方便企业,政府部门组建了几十个办事大厅,并大都明确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服务内容。看到这些,我们企业发展更有劲头了,我们愿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他建议办事大厅对办事程序及所需资料要有明确的公示和详细的告知,以免企业在办理过程中跑“空趟儿”,同时提高服务水平,让办事者真正方便起来。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必将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终标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的表白,把责任政府“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这一理念进行了具体诠释。

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惠及人民群众”,这是一个自然的良性循环,更是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

对此,河南元通纺织城董事长姜克生代表的观点是:“环境好了,我们企业发展必定会更好,不仅吸引更多的客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吸纳更多的市民就业,会交更多的税,会更多地支持社会福利事业、服务人民群众。”他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党政机关实施了“限时办结”制度后,他在规定时间内办完了一个投资项目的手续,合作成功。该项目将为当地群众带来不少就业岗位。

发展为了人民。“当前,世界看好中国崛起、国家积极促进中部崛起,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市委、市政府在下大力气改善投资软环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良好机遇,聚天下之资金,纳天下之人才,汇天下之技术,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上街区委书记黄卿代表信心百倍。

发展环境的晓色云开,为绿城带来一片暖阳。郑州明天更美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