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上月家电下乡
销售额达27.2亿元
践行重在为民 打造民生检察
怎么看第二经济大国席位互换?
市场传言刺激
股指放量上攻
一批进口凯迪拉克
CTS汽车将被召回
受富士康入郑带动
机械仪表人才受宠
我市紧急下拨中央特大抗旱经费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践行重在为民 打造民生检察
——郑州检察工作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王晋晋 通讯员 王红霞 周庆华 刘沛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得办,有事立即办,办就要办好。” 在河南省郑州市检察机关,这句话已渗透到了每一名干警的言行之中。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市两级检察机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做好检察环节各项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全面打造“民生检察”。

对此,市检察院检察长杨祖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重视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工作,全市检察机关也要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市委书记连维良的有关要求,立足检察职能,做好服务和保障民生工作,要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护航重大工程

新春伊始,河南省郑州市地铁工地一片忙碌景象。从2010年年初地铁工程开始施工到现在,郑州地铁建设已完成投资64亿元,而且呈现出没有人员伤亡、没有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没有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良好态势。

2010年6月17日,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来了一位特殊的工作人员——检察特派员牛玉娜。她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针对地铁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采购、施工、监理、验收等职务犯罪易发环节,帮助建设单位堵塞管理漏洞,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开展预防宣传、警示教育活动等。

服务轨道交通建设只是郑州市检察机关服务重大工程建设的一项内容,2009年以来,市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关于服务郑州市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以检察机关的专业化预防推动社会化预防工作的开展,对全市356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的预防工作进行分级属地管理。市检察机关还重点抓好联席会议、工程项目联系人、招投标现场监督等十项举措的落实,将“落实‘十项举措’全力服务郑州新区建设”作为2010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并向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派驻检察室,防止了“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现象的发生。

保障投资安全

2010年4月,河南智能科技开发公司新建生产综合楼,发出招标公告,20余家符合工程资质要求的单位报名投标。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对20余家投标单位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结果发现,郑州某建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及该公司,都被列入了不良信息资料库,最终取消了该公司的投标资格。而取消该公司投标资格的依据就是郑州市检察机关推行的“工程建设领域廉洁准入制度”。

据介绍,该制度就是参与郑州市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须到检察机关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持查询结果参加工程项目投标。查询结果无行贿犯罪记录的准予进入本市建筑市场,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限制或取消其进入本市建筑市场。

在市检察院的建议下,截止2010年10月底,郑州市已在全市范围内对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全面推行这项制度。据杨祖伟介绍,目前,市检察机关共对参加全市工程建设项目的企业进行廉洁资格审查16169次,19个单位因查出有行贿犯罪记录而受到拒绝投标或扣除信誉分数的处理。此外,市检察机关通过预防监督,发现和移送犯罪线索80件,已经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18件,确保了65亿多元工程投资安全。

“过去承揽工程不去送点,总感到心里不踏实。可现在我们再也不敢去‘送’了,因为一旦上了检察院的‘行贿黑名单’,在郑州是干不了这一行了!”一家外省的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而市检察院预防局负责人张全来则对记者说了这项制度的另一个益处,那就是“有了廉洁准入制度,现在,即使是那些没有不良记录的企业,也不敢轻易串标或蓄意抬高工程造价了”。

预防职务犯罪

2010年,省、市检察院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十件实事,其中有三项的责任单位为预防部门。张全来认为,检察机关对预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预防工作能很好地服务民生。

2010年8月,为确保荥阳、新郑和中牟移民点建设资金的安全使用和移民工程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市两级检察机关指定专职干警负责预防工作,全程跟踪监督移民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做到制度完善、账目齐全、手续完备、专款专用。

据了解,去年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开展预防调查270次,提出检察建议410余件,全部得以落实,为国家和集体防止经济损失1.6亿元。管城区检察院向河南省工商局发出的检察建议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十佳检察建议”。登封市检察院对嵩山申遗工程项目的预防调查被评为全省优秀预防调查。

市检察机关从预防入手,着力构建廉洁文化。两年来,郑州市检察机关建设了郑州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精心选取74个典型职务犯罪案例,辅以声、光、电、影等高科技手段,使5万余人次受到生动的警示教育。

杨祖伟说:“我们要把预防职务犯罪与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既服务到位又不越位,既深入监督又不越权干涉,探索出服务与监督的长效机制,为经济发展营造更为优良的环境。”

化解矛盾纠纷

2010年,在市检察机关的统一部署下,全市近2000名检察干警进村入户,进行两次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课堂为内容的 “五进千家行”大走访活动。

全体检察干警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尽心解决群众困难,集中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共收集群众意见7000余条,调处矛盾纠纷150余起,帮助企业和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6件。

在开展“大走访”活动同时,市检察院还先后制定了《下访巡访实施意见》、《办理涉检信访案件双向承诺办法》等制度。要求检察干警深入到乡村农户、工厂车间,通过广泛接触不同层次的群众,了解群众真实的意见和呼声。

在此基础上,郑州市检察院确定了接待来访群众的“五个满意”标准:凡是群众提出的事,应该受理的要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群众提出的咨询,应该答复的要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应该解释的,要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群众提出不适当要求,该做工作的要做出一个满意的行动;对群众提出的实际困难,应该解决的,要给出一个满意的解决。

2010年1~11月,郑州市检察机关已对37件信访案件,根据案情分别“疏 ”到反贪、反渎、侦监、公诉和控申等部门。目前已全部成功化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