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恪守检察职业道德 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节后我市菜价
总体有所下降
我省生活必需品价格半数回落
四方达登陆创业板
我省春节消费
投诉同比减少
去年绿城农民
收入增13.6%
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农业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农业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贺铁山

科学规划布局 保障群众用水

——访市政协委员张可欣

合理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访市政协委员徐惠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合理开发家庭教育领域的资源。”昨日,市政协委员、郑州市诗妍鼎洪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徐惠娟建议创办“家长学校”,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徐惠娟介绍,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多数家庭教养子女的方式仍停留在“老一辈”的教养方式上。由于父母缺乏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孩子”“问题家庭”,可以说,家庭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徐惠娟建议,我市应创办“郑州市家庭教育学校”区域性试点,以郑州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家庭教育学校”建立家长入学、学习、结业与考评机制。家长从孕期开始入学,直到孩子上学;学习时间9至12年,每月不少于4课时。家长还可以进行终身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家教基本知识、体能营养健康指导、家庭环境健康指导、心理健康指导、职业规划等。

徐惠娟还建议,每年设立 “父母亲子活动节”,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发挥教育职能部门作用,表彰“好父母”,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许大桥 图

都市区建设带来好机遇

——访市人大代表贺铁山

“报告中关于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宏伟规划,让我感到异常兴奋,因为它给咱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谈起未来发展,市人大代表、中牟县刘集乡徐庄村村支部书记贺铁山一脸的喜悦。

贺铁山介绍说,毗邻郑东新区的徐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花卉专业村。全村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村里95%以上的农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业,成立了4家花木公司。近几年,依靠郑东新区的建设、发展,村里的花卉卖得特别紧俏,有时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就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2010年,财政年收入达9000多万元。

“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咱村将大大受益。不仅是花木好卖了,还将带动各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融入了城市,全村人由农民变成了市民。”贺铁山说。

本报记者 陈思 文 陈靖 图

“根据都市区建设总体规划,建议政府部门对城市供水这一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使城市框架拉大、区域面积扩张后也能保证群众便捷用水。”昨日上午,市政协委员、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可欣提出建议。

张可欣介绍,目前我市主城区有近70万户自来水注册用户,另外还有近28万户没有实行“一户一表”改造的用户,服务人口近350万人,服务区域302平方公里。根据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设4个水厂、两个地表水厂,并进行管网改造、水质深度处理改造等,总投资需要56亿元。

张可欣建议,供水作为服务千家万户生活的公共事业,不能完全按市场进行运作,应由政府主导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多渠道投融资平台,吸收多种形式资本进入公共事业建设。同时建议政府提高基础设施配套费中供水的补贴数额,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使企业有能力进一步提升水质安全,保证城乡居民健康、便捷用水。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许大桥 图

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农业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郑高飞

“报告中有关扎实做好‘三农’工作部署非常务实,贴近民生,这将给农村的千家万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谈起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副主委郑高飞对报告中提出的“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尤为关注。

“报告中特别提到,今年我市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发展,推动‘三化’协调发展。”郑高飞认为,要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步伐,不但离不开加速发展农业这个根本性基础,而且要针对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郑高飞说,加快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更需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他建议,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和推广相结合;加速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和创新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制和机制,将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纳入公益性行业管理。 本报记者 王红 文 陈 靖 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