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5
10
元宵节与元宵诗
从梦里来
文翰书法
正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迎春花开了

早上到紫荆山公园晨练,围着湖走步。当行至湖北岸边时,突然朋友叫道:“你看,迎春花已经开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路边一米多高的垄丘上望去,果然看到了几蓬如黄罗伞盖般大小的“蒲楞”团儿。那些曾经横七竖八的乱蓬蓬的枯槁枝条,在蛰伏了一冬后,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变得有些柔润了。尽管整体仍呈土褐色,但褐中透绿,褐萎绿张,似乎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在升腾。在阳光的梳理下,那些枝条顺着南渐的坡势,瀑布般地披散下来,其上稀疏地点缀着一些不起眼的小黄花儿和小花蕾儿。说实在,那些花瓣儿给人的第一印象实在是有些瘦弱,枵薄如命。在细风中,它们要么耷拉着、畏葸着,要么蜷曲着、佝偻着,颇似刚刚生下的小牛、小羊,欲要挣扎着站起来,身子骨却不听使唤。花儿的干瘪形秽同藤条儿的顽强给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大概是由于一冬严重干旱无雨的缘故。再说,季节还处在“四九”之中,严寒的势头正足。在此情况下,谁能想到,那些自己还在忧饥畏寒,有性命之虞的枯藤儿,怎么就能铆足劲头把全身所有的心血升华为新的生命?“啊,今天才腊月二十呀!”我不禁想到了成语“弱不禁风”,继而生出一丝悲悯。如此稚嫩纤弱的生命,先天不足,一出世却要面对如此严酷的生存环境,它们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吗?

我叹息了一阵子,重又围着湖岸走着,回忆着。童年的时光在倒流:战乱,父母姊妹和伯叔;乡村,家园田野和迎春花……

我出生在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的农历二月,不仅从季节上看正是迎春花开放的时候,而且从中国的命运看,也是处在最严酷的冬春之交时期。当时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解放区亦像迎春花一般一片一片地开放在西北、华北,昭示着伟大的祖国即将春回大地。实事求是地说,把共产党、毛主席、八路军、解放区比之为迎春花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但是,在我眼里,共产党、毛主席更像太阳,用迎春花比喻苦难中顽强生存的家乡父老更为合适。由于政治黑暗,战争破坏,民生凋敝,家乡父老的生活苦不堪言。可是他们就如同田野上那一丛丛的迎春花一样,无论怎样穷困,依然乐呵呵地面对。许多人家,即便家里没有隔夜粮,也照样睡得喷香。他们养育子女,从没有去想过养得起养不起,而是携儿带女一起去抗争人为的和自然的灾难,一起去接受“优胜劣汰”。 一切都是自自然然,顺势而为。我母亲对我说:“你四姐生下来最小,头就像个拳头。我担心养不活,可是就你四姐长大后身体最好,能干活。可是,你大妹妹,却夭了。”

我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父母视为宝贝。即便如此,生了病照样没有看过医生。记得我曾得过一种不知名的疮,流血流黄水,长达四五年。但由于一时半会没有生命危险,无能为力的父母就只好听之任之。去到学校里,同学们怕传染,没有人愿意和我玩,致使我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幸好一位在县中学当校医的远亲给我抹了一些黑药膏,才奇迹般痊愈。我很小就会上山拉煤,起五更,打黄昏,来回百余里。上学没有钱,我就到野外捡蓖麻子,一斤卖一角二分钱。有一次开学交不了学杂费,迟到了一天。班主任老师说,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到校,学校不要了。我一气之下背起被子半夜离开了学校……总之,说不尽的千难万苦。可是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和我的一家,还有我的父老乡亲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不,当年我最小的饱受磨难的五叔竟活到了90多岁,无疾而终。

迎春花开了。不管它目前是多么的弱小,而其本身就彰显着伟大。它意味着一切艰难困苦都将过去,即将“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看着迎春花,我在想,千万别小看这个“开”字。它是神圣的命令,正义的召唤,光明的使者,美好的化身。在迎春花开过之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万木葱茏,花团锦簇的“花花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