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贵的友情
每日一讪
王羲之脸红时刻
苏联磨砺蒋经国
步步莲花
你是我的长篇小说
谭震林的脾气
民国报纸的那些绝妙标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苏联磨砺蒋经国

林东林

史书里写帝王相貌,每有附会,必称贵不可言,“奇骨贯顶”、“河目海口”。

见过一张蒋家一门三父子的照片,蒋介石一身戎装,刚毅飒然;二公子也是戎装,英武挺拔;长公子则一身中山装,眉目平庸,泯然众人,怎么看都犹似领养。

天庭饱满面如满月,从来被认为是贵相,实不知,浑不起眼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苏联12年的冰霜岁月,终于让蒋经国知道什么叫藏锋不露,什么叫绝地坚忍。

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回国之后,蒋介石安排徐道邻为其老师,从思想上为其折枝刨根,剔马列主义,植三民主义,一改浪漫情思,修传统之学,但是洗脑真的就能洗干净么?

此后蒋经国赣南新政、东北接收、上海打虎,铁腕、铁律、铁面,处处是共产党人手段。虽说打虎还要亲兄弟,但是上阵父子兵的蒋氏父子,却一个热血盈身,一个投鼠忌器。

蒋经国饶是得了苏联和共产党的方法论,却也难脱子承父道的中国传统。

但苏联于他,亦到底扮演了教父一角。1949年后,国民党在台“戒严”统治40年,“恐共”与“清共”,使南京的雨花台,一时换成台北的马场町,蒋经国作为幕后最大黑手,领教过共产党的厉害,其所作所为,出发点在于苏联记忆,落脚点则还在于苏联训练。

蒋经国回国之后施身手于特务,与其说是以苏联为师,倒不如说是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挤垮毛人凤,操控彭孟缉,整治吴国桢,清算孙立人,捎带衣复恩,表面无声无息,内里却已山海变色,何等的苏联风范?

他的多疑,除了子承父血的基因外,更兼苏联12年的人质外因,令其性格内功愈加深含不露。无怪乎连许信良面见蒋经国,长谈几个小时,竟不知对方心中所想何事。

苏联12年,读书、流放、充军、做工、读军校,蒋经国亲身经历了斯大林的改革,也亲自下过农田,做过苦工,锤过铁板,讨过饭,他身上除中国传统旧礼教的光辉外,更显逆境中的底层本色,《蒋经国传》的作者陶涵因之说“他的亲民态度,得益于在苏联12年的经历”。

60岁后,蒋经国短衣草履,寻访民间。饿了,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个盒饭就吃;渴了,可以打开水龙头就喝。身段放低至如此,这绝不是他那优渥有余的父亲可堪比的!

到了1984年10月,写蒋经国前半生的江南,在美国遇害,牺牲了自己的后半生。

但这却让蒋经国开始另有所思,对异议人士控管也更松手。两年后民进党成立,特务欲抓人,蒋经国未准,只说了一句话:“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

靠特务系统起家,靠家族承继登基的蒋经国,一如陶涵语“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并没有被斯大林主义洗脑”,在铁血政治之后,于弥留残年洗尽铅华,终于要还以颜色了。

他第一次去美国回来,就跟随员说,美国的民主真好!此后便开放报禁,一夜间台湾冒出2000多家媒体。他能以美国亲身之行体味民主,丝毫不亚于托克维尔,更因此检视少年的苏俄经历和中国传统政治的阴暗复杂,幡然更张,虽说从良迟来,但也算功德圆满了。

美式民主与俄式恐怖统治,在蒋经国身上竟冰炭共存、共冶一炉,一枝并开两色花。中国政治里百年难遇的蒋经国,到底是叛徒、信徒还是使徒?是贼人、伟人还是凡人?

犹记一年前,我寓居沪上,夜半在旧书摊淘得江南的《蒋经国传》,窗前细读,蒋经国亦好亦恶的形象,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而此时距其“黑面打虎”,却已过去60多年了。

1987年12月25日上午,蒋经国坐着轮椅参加“行宪四十周年纪念”典礼。当他开始致词几句后,11个民进党的“国大代表”,突然站起来高喊“全面改选”,还打出要求全面改选的布条。部属要严厉还击,却被蒋经国制止了——他是完全有这个能力还击的。

我在纪录片里看到的画面是:台上老人固是神思昏昧,气力不继;台下旧部也皆老态龙钟,耄耋蹒跚。望来一片华发,只觉残阳如血,无限江山,强人终于开始学会妥协了。

摘自《新民周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