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们的身影在抗旱一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沙岗林里的麦苗
也喝上了救命水
他们的身影在抗旱一线
——郑州供电公司抗旱保供电工作纪实
ZHENGZHOU DAILY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5 编辑 祝 瑞 校对 刘明辉 电话 67655632 Email:zzrb5271@vip.163.com 专 版

核心提示

▲ 冰天雪地里电力职工将抗旱用柴油发电机送到田间地头

▲ 电工们竭尽全力为抗旱敷设新线路

▲ 电力职工正在争分夺秒地架设新的变压器

▲ 抗旱保供电服务小分队帮助村民浇灌麦田

▲ 有了电力保障,久旱的农田“喝”上了清水,农民兄弟开怀大笑

▲ 电力职工正在紧张地为抗旱架设电缆

▲ 抗旱保供电服务小分队仔细检查巡视抗旱浇麦水泵电源

抗旱保电“急先锋”

本报讯(记者 孟斌 通讯员 孙红岩)初春的田野里,望着经过两遍轮灌,曾经泛黄的麦苗已恢复成了绿油油的颜色,荥阳市广武镇的群众深有感触地说:“麦苗能够恢复得这样好,他立下了大功!”

群众嘴里夸奖的“他”是荥阳市电业局广武供电所所长孙力民。在这次旱灾中,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抗旱保电“急先锋”。

五天没睡一个囫囵觉

广武镇被誉为中原第一古镇,同时也是郑州市第一大镇。全镇有9万余亩农田,其中可灌溉农田有7.3万余亩。去年入冬之后,丁洼村、辛庄村等四个村庄的抗旱变压器先后被盗。眼看着数千亩的麦田将面临颗粒无收的局面。

荥阳市电业局广武供电所所长孙力民得知这个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四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免费借给这些乡村使用,“早浇一分钟,麦苗就早一分钟泛青!”那段时间,为了给这几个村安装变压器,孙力民白天黑夜地忙,连续五天没睡一个囫囵觉。当最后一台变压器安装好,看着清澈的井水哗哗啦啦地流进了干枯的麦田,满面倦容的孙力民才长舒一口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元宵节只吃了一顿饭

广武镇南董村属于丘陵地带, 90%以上的土地依靠老天的风调雨顺才有收成,也就是当地俗称的“望天收”。

为了结束长年靠天吃饭的局面,让群众享受到引水浇地的幸福,孙力民决定为该村架设一条线路,将附近河流的清水引进来。元宵节这天,天刚蒙蒙亮,孙力民便带着20名精兵强将进驻南董村,投入到紧张的架线、立杆、引线的施工中。

经过一天的忙碌,终于在天黑之前顺利完成了任务。回到供电所,看着跟着他累了一天的好弟兄,孙力民非常感动,他特意煮了一大锅元宵犒劳大家。

两过家门而不入

广武供电所是全市最大的供电所,共管辖低压排灌变压器200多台。要保证每台变压器在抗旱浇麦中都正常运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为此,孙力民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带队深入田间地头检修变压器、查看机井。

2月中旬是孙力民最忙碌的阶段,整整一个星期他吃住在供电所,一直都没有回家。其中有一天,他去仓库领备用的抗旱变压器,两次路过家门,都没有回去看一眼。后来他妻子知道了,故意嘲笑他说:“大禹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你不如大禹呀!”

旱情牵动电力人的心

2月9日,郑州虽迎来今年的首场雪,但由于雪量不大,旱情未能得到有效缓解,中原大地依然四处“叫渴”。

1月21日,按照河南省电力公司的统一部署,郑州供电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保供电”工作的通知》,各级营业窗口、报修中心、抗旱应急小分队在春节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对抗旱用电开辟“绿色通道”, 对涉及到抗旱的用电需求特事特办、特事快办,保证24小时服务。

2月10日,面对持续的旱情,郑州供电公司又紧急下发了“抗旱浇麦保供电”便民服务十项措施,成立“抗旱保供电”服务队,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军烈属等困难客户,服务上门,现场开展帮扶服务;推行延伸服务,营业窗口向田间地头延伸,服务场所向上门服务延伸,农村绿色用电通道深入到乡村、井口渠边,现场办理报装业务。

伴随着领导一次次深入抗旱保电的一线视察,一项项果断决策也陆续下发:所有涉及农业排灌的变电设施和输电线路全部被排查了一遍;过负荷变压器和卡脖子线路被更换整修;“以农民利益为先,保农业优先用电”为原则的有序用电方案被科学执行;营业窗口开辟涉农服务专柜,绿色加急直通办理抗旱用电报装业务……

科学决策,抗旱保电,众志成城。

每座机井都有电工守候

“太感谢郑州供电公司的师傅们了,俺村丘陵上的麦地总算能浇上水了!”2月16日下午,在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西街村三组的浇麦现场,该组组长周福山激动地说。

西街村三组的麦地在310国道南边的丘陵地带,300多亩麦田零散地分布在各个山腰,丘陵上没有机井,年年都是“望天收”。今年年初,眼看着一部分麦子已经旱死,周福山心急如焚,他带领村民,敷设了1100多米的引水管道,准备为干旱的麦田浇遍水。管道敷设完后,因为麦田所处位置距离机井太远,还有50多米的落差,井水抽到地里头,流量很小,不足半管水,费工费时。村里经过研究,决定在丘陵下边的引水管道上开个口子,建一个水池,安装一台加压泵进行二次提升。提灌设施建好以后,眼瞅着周围全是丘陵,无法接电,又让村里的抗旱浇麦陷入了困境。

15日16时,周福山拨通了贴在村里机井旁的抗旱保电抢修电话。

目前,上街区共有110座机井,为确保每个机井安全供电,上街供电部在每个机井旁都张贴了具体负责人和热线电话。对所有机井配套设施的低压用电做到当天报装当天送电。

接到求助电话,上街供电部峡窝供电所所长李新洲立即带领周金掌、周喜强等几名抗旱保电抢修队员火速赶到现场,察看情况,制订施工方案。

16日8时许,李新洲、王文平、周金掌、周喜强等8名队员带着电缆、表箱等材料和工具来到310国道旁的国道分支03#电线杆处开始施工。经过他们4个多小时的紧张施工,一条100米长的电缆线,穿越了一片空地和一片干枯的树林,架到了二次提水池附近。随后,他们立即装表接电,很快,潜水泵欢快地唱起来,满管的清水流进了干渴的麦田,村民的心也滋润了起来。

“啪”的一声,随着电闸轻轻合上,汨汨清水欢快地流入了中牟县八岗乡蔡庄村杜新军的麦田里,杜新军的心里也如这干旱了一百多天刚喝上水的麦苗一样,甜到了心底。大旱之下,虽然守着地头的水井,但他一直苦于无电没法浇地。2月15日,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电力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为他架设了一条临时的用电线路。

据初步统计,截至2月21日,在今年春天这场抗旱保丰收过程中,郑州供电公司已累计出动抗旱保电突击队207支12870余人次;消除灌溉设备缺陷631处;解决用电问题791次;投入资金205万元,已灌溉耕地262万亩。无情的旱魔面前,郑州电力人怀着对夺取粮食夏粮丰收的企盼与深切祝福,始终与旱区的百姓一起,奋战在抗旱一线,用汗水敷设根根银线,为旱区的万顷良田引来潺潺清泉。

给力抗旱伸援手

村姑大棚暖洋洋

本报讯(记者 孟斌 通讯员 张瑜)“李所长,我家的蘑菇丰收了,春节前全卖完了,多亏了供电局的师傅们鼎力相助啊!”2月16日上午,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观沟村蘑菇种植大户闫芬一见面就给供电所所长李新洲报喜讯。

观沟村位于上街区西部丘陵地区,临近310国道。全村有近600亩麦田分布在周围的丘陵、沟壑中。2010年年初,闫芬学会了种植蘑菇技术后,决定将自己家的1亩多麦田建成大棚种植蘑菇。麦收后,她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800多平方米的菇房,种植了6000多袋蘑菇。

闫芬的大棚原来用的是附近一家标准件厂的电源,春节前夕,该企业放假,对她的大棚停止了供电,大棚里“育苗提温器”停止了工作。种植蘑菇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如果停电时间过长,菌种就会被冻死、旱死。

离闫芬的大棚20多米远的地里有口机井,她想到,有机井就一定会有电源。1月27日上午,她找到了村支书赵金安,想从机井的表箱上接一条电线到蘑菇大棚。赵金安和闫芬来到麦田中的机井旁一看,大失所望。原来,因为多年来一直风调雨顺,麦田里的这口机井一直没有使用,逐渐就荒废了,没有表箱和下户线、电源线也不翼而飞了。

闫芬的这茬蘑菇是要赶在春节前上市的,而村民也有过了正月初五抗旱浇麦的习惯,时间不等人呀!于是,赵金安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通了电力服务电话,得知她的情况后,电业局表示,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是来办理抗旱浇麦用电的,都要立即派人装表接电,用最方便和快捷的方式为客户解决抗旱救灾用电问题。

当天下午,峡窝供电所所长李新洲立即赶到现场,察看情况,制订施工方案、负责各种手续的报装。1月28日一大早,峡窝配电所郭跃国、何金平、赵文成、王世栋、冯赵伟、时桂州等6名员工来到310国道旁的峡17板峡矿线50#配变前开始施工。

公路边寒风飕飕,员工们在寒风里立杆、架线、安装表箱,个个冻得嘴唇发紫。很快,电杆竖起来了,大家立即登杆安装金具、接引线。他们在寒风中立设电线杆1根、敷设下户线100多米、安装计量表箱1个,一条800米长的水井专用低压线终于架通,彻底解决了大棚蔬菜的“保暖”问题,把“温暖”送到菜农的心坎上。

18台变压器三天到位

本报讯(记者 孟斌 通讯员付晓磊)最近几天,新密市曲梁镇周庄村支书周水才心情不错,逢人便高兴地说:“俺村的电通了,干旱的麦子喝上水了,俺们曲梁镇的‘粮仓’终于保住了啊!”

新密曲梁镇素有“新密粮仓”之称,在今年的旱灾中,数万亩良田也饱受着旱情的折磨。在走访排查中,新密电业局的工作人员发现,该镇部分提灌站长时间未用、变压器超负荷、配电盘老化、农村排灌站变压器设备被盗等问题影响着抗旱浇地。为此,新密电业局迅速调整抗旱保电方案,及时解决曲梁镇的上述情况,并投入70万元为曲梁镇高洼村、尚庄村、周庄村等解决抗旱专用变压器18台,从2月11日到13日,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电缆敷设和变压器安装任务,一举解决了曲梁镇近5万亩农田的浇麦用电难题。

沙岗林里的麦苗

也喝上了救命水

蔡庄坡村位于中牟县城南15公里处,四周全是沙质土壤,三面被沙岗环抱,常有“下雨地皮湿,雨停地皮干”的说法。因此,该村农田几乎是每块地都打了井。

太平年景,天不太干旱的时候,一般一茬庄稼浇上个三五遍水也就成了。去年入冬以来,连续四个月无有效降水,又遭遇暖冬,全县农田存在不同程度旱情,抗旱形势严峻。特别是蔡庄坡村沙土地的麦苗旱情尤为严重。农田机井通电的麦田还好说,老人或者妇女,谁有空拿着表卡到地头轻轻一刷,清澈的泉水便流入田间,多浇几遍水就行了。没有通电的机井往年都是用柴油机浇,相对要费钱、费时、费力得多。北地沙岗林里还没通电的农田里,有井也不好用,浇过一遍水,不两天就又旱了,麦苗就枯黄,村民们心急如焚。

2月13日,村民们来到蔡庄坡村村委会,找到村支书杜学彦,商量解决灌溉用电的问题。“能不能请供电所帮忙,架设一条专用线路到北地林里。”“好主意!只是现在小年还没过,人家工作又那么忙,会帮助咱吗?”“俺看能行,供电所的电工师傅向来热心肯帮忙!”“从北地坡地的线路再往北延伸一些,翻过一座沙岗就可以了……”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开了。

第二天,杜支书就把大家的想法向包村电业局职工、八岗供电所所长毛小发说了。当天上午,电力勘测人员就拿出了架线方案。

2月15日一大早,8名供电员工带着电线、电杆等电料来到施工现场,清障、挖坑、拉线、立杆……经过一天的紧张施工,他们终于把12基线杆、600余米线路架好,通上了电。

“合闸!”2月15日17时,随着该所安全员段照勇的一声令下,一股清泉喷涌而出,焦急等待的村民欢呼不已。

坡地变成了水浇田

大年初五上午,登封市大金店镇桑楼村的朱占青老汉一边在自家的麦地里用锹修着水沟,一边高兴地对前来采访的笔者说:“没想到过年了,电业局还惦记着俺抗旱的事儿,多亏电业局送来的发电机,不然这几亩坡地的小麦肯定没救了!”

朱老汉的这几亩地位于桑楼村东南方向的山半坡上。这阵儿旱情越来越严重,年前很多农户都在忙着给自家麦田浇水,然而由于这里比较偏僻,没有电源,河水无法抽到地里,朱占青急得团团转。他尝试着担水浇地,一晌下来担了七八担水,只浇了一张席大的一片,把他累得腰酸腿疼的。正当他灰心丧气之时,登封电业局的流动抗旱服务队了解到了这一情况,服务队不仅送来了小型柴油发电机和水管,还帮助老汉在河道里挖了一个几米见方的水坑,并费尽周折将水管拉到坡地里。随着电机的欢唱,河水立即顺着管子向山坡上飞奔而去。

为保证抗旱浇麦期间安全可靠用电, 登封市电业局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紧急行动,综合施策。组织12支“抗旱保电小分队” 深入田间地头,最大限度地保证农田灌溉用电;加强农业线路巡视检查力度,发现故障及时抢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农户灌溉设备跟踪维护检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农业灌溉用电特事特办,开展“畅通绿色通道,供电服务现场办公”,变“等待服务”为“主动服务”,保春灌用电无忧;供电所各配备灌溉用电配电箱20套,为没有购买或家庭困难没有能力购买的农户提供方便,切实帮助农民解决抗旱用电遇到的困难,千方百计保春灌,让广大农民朋友用上充足、安全、优质的电能。

朱占青的几亩麦田变成了水浇地,许多前来看热闹的村民向他投以羡慕的目光。服务队员们高声对大家说:“乡亲们不要着急,我们是专门为抗旱浇麦服务的。谁家浇地用电有困难,我们给您解决。这发电机乡亲们随便用,不收一分钱,直到乡亲们将能浇到的地浇完为止。”听到这话,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旱情依然持续,随着电波涌动的汩汩清泉在不断的滋润着麦田,顽强的新绿已开始晕染中原大地,那里有百姓的希望,更有电力人的企盼:挽手成林,只为大地的丰收。

他们的身影在抗旱一线

——郑州供电公司抗旱保供电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孟 斌 通讯员 段 静 师章玲 张 瑜 文/图

ZHENGZHOU DAILY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5

编辑 祝 瑞 校对 刘明辉

电话 67655632 Email:zzrb5271@vip.163.com

专 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