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乔普 通讯员 张小马 段长焱)“白天有技术人员的田间指导,晚上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收看专家关于抗旱的农业、农技知识讲座。”谈起抗旱,中牟县黄店镇黄店村的董建杰信心十足。
中牟县针对今冬旱情,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灵活调整远程教育节目的播放内容、时间,以适应当前抗旱保收工作的需要。各乡(镇、街道)安排所辖站点管理员根据各村农业特点和群众意见,选取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农业、农技节目在晚上进行播放,保障村民晚上学习、白天抗旱两不误,同时,有电脑和投影仪的站点还可到网上下载更多的课件为站点基层党员群众放映,以供学习。
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千名专家联系万户农民”活动,成立包村行动技术小组,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今年,该县共从农业、农机、水利、电业等部门抽调210名技术人员参与包村抗旱行动,每名技术人员负责两个行政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把抗旱保收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到实处。
远程教育管理员和包村技术人员在抗旱保收工作中,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据了解,目前该县累计组织远程教育站点播放节目2600余场次,惠及群众80000余人,电话及现场解决群众疑难问题500余例。
从去年入冬以来,中牟连续干旱少雨,旱情严重。中牟县电业局积极服务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抗旱保电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义务检修浇灌设备,对全县农田机井通电的台区进行巡查,为远离电源点的农田安装了发电机,保证农田灌溉用电,并携带潜水泵等设备帮助农民浇地,深受农民欢迎。图为服务队成员正在帮助农民浇蒜。
本报记者
张乔普 摄
喷灌灌溉麦田,省时、省水、省力。面对眼下旱情,新郑市积极采取科学方式引导农民参与抗旱保苗工作。记者昨日在该市一些麦田看到,不少农户在农技人员指导下用上了喷灌机械、喷灌带等对干旱麦田进行灌溉。据介绍,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喷灌浇一亩地的时间只需1.5~2小时,还可减少用水量和降低劳动强度,因此很受农户们的欢迎。 本报记者 高 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