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省公共机构
能耗拟再降4%
便携土壤水分仪
将助力北方抗旱
“十一五”期间全省
旅游投资超400亿元
今年全省4.7万贫困
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
本级主要领导纳入
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奉献让夕阳更灿烂
上接第一版
小小少年职业体验
专家盛赞
《水月洛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专家盛赞
《水月洛神》
赵士军:一部深刻唯美的舞剧茅慧:全剧让人满目生花罗斌: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刘春:期待一场爱的爆发杜小青:舞蹈设计精致流畅
罗怀臻
赵士军
茅慧
罗斌
刘春
杜小青

专家盛赞

《水月洛神》

自去年12月首演成功后, 由郑州歌舞剧院全新打造的大型舞剧《水月洛神》是否更增添了艺术魅力?2月25日晚,《水月洛神》在河南艺术中心汇报演出后,接受了专家们的“评头论足”,来自全国舞蹈界、艺术界的专家一致称赞,修改后故事建构更趋合理,人物形象丰满感人,主题和人性的挖掘更加深刻,全剧令人耳目一新。

罗怀臻:我给该剧打80分以上

罗怀臻是当代著名剧作家,他的创作曾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国家级表彰和奖励,部分还被译为英、法、日等语言在国外出版、演出。

去年12月《水月洛神》在郑州首演,罗怀臻是见证人之一,如今再看修改稿,他感慨颇多:“如果让我打分,我给80分以上,我很激动,一部品质出众、气质独特的舞剧在中原这块土地上诞生了。”

罗怀臻认为,舞剧的叙事性一直是弱项,很多都只有编剧和演员自己能够讲清楚,观众却稀里糊涂,但是《水月洛神》的故事不需要讲,普通观众就能看懂,全剧通过对曹丕、曹植和甄宓三个人物的塑造,兄弟相争的尖锐矛盾和人物关系一目了然,编导为全剧赋予了持续性的张力,使观众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投入的紧张感,致使他们能够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被牢牢吸引,而这些都归功于扎实的剧本。

“透过战争的缝隙窥见了人性。”罗怀臻说,难能可贵的是导演佟睿睿摆脱传统模式,在舞剧中另辟蹊径,在中国古典舞上建立起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现代审美,全剧贯穿始终的“灵异感”就是她的创新,而她的灵感在剧中不难看出,来源于中原丰沃的文化土壤。

罗怀臻更是夸赞了剧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如今的舞台艺术作品,常常能见到多媒体的泛滥使用,这是一种浮躁浮夸的风气,可是在《水月洛神》中,我们感受到这个团队是在认真地完成艺术创造,舞台表现元素齐备,但又恰如其分地配合了情感、情境的表达,使全剧人物光彩凸显。”

罗怀臻还诚挚地表示:渴望舞剧《水月洛神》成为继《风中少林》之后的又一张中原文化名片,两部舞剧一个刚劲,一个柔美,一“刚”一“柔”反映中原地域文化特色。

赵士军:一部深刻唯美的舞剧

在观看《水月洛神》的过程中,国家一级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杂志社社长赵士军特别忙碌,他不停地按下快门,用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我抢到了很多非常好的舞台造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赵士军说:“舞剧的感染力、冲击力、艺术的美,在这里,我全感受到了!”

赵士军说,在中国历史上,《洛神赋》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全篇文思激荡,铸就了中国文化中的美神经典,历史上的曹植是位天生的艺术家、诗人,依托《洛神赋》创作的《水月洛神》,曹植的饰演者汪子涵非常抢眼,他的戏份和表现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舞段给人新意、带来震撼。全剧承载了中国古典美,也闪烁着中原文化的璀璨历史,使整部舞剧的美感和内涵有着深远的意义。

赵士军认为,舞剧是舞台艺术样式中表现难度最大的,不能唱、不能说,只能靠舞者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而《水月洛神》动用了尽可能多的手段将深刻的剧情表现了出来,同时又营造了诗意的氛围,深刻唯美。“曹植的水袖非常好,水袖来自戏剧,但是在这里使用全然没有戏剧的感觉,而是从结构到表达方式有了全然不同的新意;甄宓所领舞的群舞中,舞者的身韵在水中出现,又映在月中,水中映月的感觉马上把观众带到情境当中。全剧节奏把握得特别好,始终有吸引力震撼力,吸引观众去思考。”

茅慧:全剧让人满目生花

身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研究员,茅慧是第二次专程赴郑观看《水月洛神》。“距离第一次看已时隔几个月,修改后再看,感觉修改后的《水月洛神》让人满目生花。”

“在郑州看过第一遍后,我回去就找出曹植的《洛神赋》来读,千年之后再看这部经典仍觉得满齿留香,我觉得,郑州对舞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新的包装、新的理解来表现亘古不变的人性和情感。”

茅慧认为,对比首演,修改后三个主要人物思想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能够看出主创团队花了大力气,是用心在雕琢一部精品。“在真实的历史中,真实的三个人物都不完美,但艺术作品要呈现的是艺术之美,让观众看到在现实中缺乏的东西,独享只能在艺术作品中得到的满足。《水月洛神》做到了这一点。”

茅慧说,剧中,曹丕在梦境中看到曹植取代了他,夺走了甄宓,他表现出内心的恐慌、挣扎,令人印象深刻,移动的道具处理得非常好;曹植和甄宓的感情是建立在共同对战乱的厌倦上,这样更具说服力,而诀别那段双人舞表现出求之不得的情愫也感动了观众的心,整部剧目中有很多表现手段都值得赞赏。

罗斌: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意流行,舞畅然,乐入心,美蕴人”——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博士生导师罗斌在观看完改版的《水月洛神》后,用这12个字来形容他的感受。

罗斌说,中国舞剧在常年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特故事”,要么是“特不故事”,而《水月洛神》却轻松地走出了这两种极端,它既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条理清楚、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同时又带观众进入到思考层面,使观众看完意犹未尽,能做到这两点,在当下的舞剧创作中极为难得。“看完《水月洛神》,我认为中国的舞蹈编导开始学会用舞蹈动作去讲故事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整体来说,《水月洛神》无论是舞美灯光、演员表演等外在表现形式,还是故事情节等内核性的内容,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是一部比较成熟的、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高水准作品。”罗斌对《水月洛神》不吝赞美,他还预祝3月进京演出圆满成功。

刘春:期待一场爱的爆发

“这是我第一次看《水月洛神》,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为曹植和甄宓的诀别痛惜不已。”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刘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部戏很有“嚼头”,让人越回味越有味。

刘春认为,《水月洛神》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它包含了兄弟情谊、凄美爱情、权力之争等等许多内容,编剧和导演将这些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像是抖“包袱”似的,一次又一次带给观众惊喜。“可以感受到《水月洛神》的创作团队相当了不得,每个创作者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很多细节上都可以体会到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水月洛神》上半场表现了战乱等内容,主要走外向,而下半场则重点表现了曹植、曹丕、甄宓的人物关系,主要走内心。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下半场,这场的故事情节设计、演员表演都很棒,直达人的内心。”刘春最后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我个人认为《水月洛神》讲述了一个‘求之不得’的爱情故事,所以我很希望曹植、甄宓的爱情能有一个大爆发,这也更符合观众的欣赏心理。”

杜小青:舞蹈设计精致流畅

“《水月洛神》唯美、大气,整体制作十分精良,使我震撼。”曾参与编著中国艺术简史丛书系列之《中国舞蹈史》的杜小青说,她是以观众而非专家的眼光去欣赏《水月洛神》的,深深地被戏中美丽哀婉的爱情故事所打动。

“舞剧最重要的是‘舞’,《水月洛神》中的‘舞’很精彩,双人舞、单人舞、群舞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仅表现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更难得的是与剧情的融合比较好,让人感觉一点不牵强。”杜小青说,《水月洛神》舞蹈编排十分流畅,舞蹈动作也很精致,特别是曹丕、曹植、甄宓这三位主角的舞蹈设计都极富个人特色,很好地诠释了人物的性格、情感。

此外,杜小青对于《水月洛神》的舞台设计也是赞美有加:“整个舞台唯美大气,给人一种空灵纯净之感,特别是导演运用了许多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舞台呈现很新颖,视觉冲击力极强,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与剧中人物一同悲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