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鲁皖苏四省
联手向天要雨
本报讯(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 王建忠)久旱逢甘霖,盼望多日的增雨时机终于来了!25日14时44分,在新郑机场待命的人工增雨飞机冲向天空,开始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与此同时,河南各地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积极开展高炮、火箭作业,利用科技力量向天要雨,缓解麦区旱情。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严峻旱情,北方旱区各省协同进行增雨作业。25日17时,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组织中国气象科学院人影中心、河南省人影办、山东省人影办、安徽省人影办、江苏省人影办进行了首次豫鲁皖苏人工影响天气视频会商。各参会单位分析了云系演变情况,重点作业时间、区域以及飞机和地面作业计划,制定了协同开展飞机跨省联合作业方案。
25日至27日早6时,在豫执行人影作业的增雨飞机共作业3架次,飞行6小时,作业区域包括河南省西部、西南部、中部、东部。此间,河南省气象局协调各省积极开展联合作业。在河南省进行作业的飞机1架次飞入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进行增雨作业;在山东作业的飞机也有1架次飞入河南省东部、安徽北部开展跨省联合作业。
据气象数据显示,在人工催化和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截至27日早晨6时,河南普降小到中雨(雪),平均降水量为13毫米,其中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5~15毫米之间,有30个站超过15毫米,5个站超过30毫米(鄢陵最大为36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