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2条线路临时调整
市容环境卫生曝光台
“倒春寒”来袭 谨防三类疾病
宋寨南街拓宽至30米
群众不富心不安
省内高校考研成绩陆续“放榜”
练近万次才能叫一声“妈妈”
女儿赌气离家
慈父苦苦寻觅
众人上街扫雪 绿城道路顺畅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练近万次才能叫一声“妈妈”
专家建议:聋儿康复宜早不宜迟

本报讯(记者 王影 通讯员 任梦林 文/图)妈妈,这个对普通孩子脱口而出的词语,对聋儿来说,却成为一道语言上的“难坎儿”。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聋儿康复中心时,特教老师肖利正在耐心地和聋儿盈盈(化名)一起进行一对一的语训课程(如图),经过两个月、近万次的语训康复,盈盈终于开口清楚地叫出了“妈妈”。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到“妈妈”发音,肖老师的脸上瞬间绽开了花,不时脸上又泛出些许遗憾。“她是一名轻度耳聋患者,还有轻微的听力,要不是家长耽误了孩子的最佳康复时间,她到了适学年龄完全可以到普通小学就读。”肖老师说。

盈盈很可爱,一双大眼睛清澈见底,在两岁时,盈盈被发现有听力问题,但由于家庭教育问题,直到4岁,才被送到郑州市聋儿康复中心进行语训康复。对此,肖老师说,对于聋儿来说,早发现、早诊断,对于提高康复效果至关重要。

郑州市聋儿康复中心主任姜树梅提醒家长,一般听力正常的孩子对声响刺激都会做出睁眼、惊跳或转头等行为反应,若行为测试可疑或18个月仍不会叫“妈妈”,应到医院耳鼻喉科做专科仪器测听,以尽早发现问题。姜主任表示,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先天性极重度神经性耳聋患者倘若延误治疗,很可能终生不具备正常的发声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