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改善民生的“硬指标”越多越好
医改从民众
看得见的福利开始
盯防裸官主要是盯防官员公权私用
期待食品安全
也能“优先”解决
半边天用真爱撑起一片蓝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半边天用真爱撑起一片蓝天
突如其来的灾难撑起生活的重担真爱创造奇迹幸福之光照亮前方
魏红在帮丈夫按摩

本报记者 李明德 通讯员 贺保良 张长有 文/图

核心提示

每一个妇女,都是彩虹中的一色。每一个妇女,都在这一色中尽情绽放最美。魏红,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用自己的青春和质朴,绘出了人生最美的色彩,照亮了家庭的幸福之路,也帮他人寻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三八妇女节”之际,记者深入到魏红的家庭中,对其进行了采访,揭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感人故事。

突如其来的灾难

魏红,43岁,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在灾难接二连三降临到她家庭的时候,她没有选择退却和气馁。而是以一个女性的坚强和刚毅,勇敢地支撑起了一个被常人预料必将破碎的家庭。

她不但使高位截瘫16年的丈夫翟红英重新“站立”起来,而且也使患类风湿达15年的婆母身体逐渐好转,创造了大爱无疆的人间奇迹。

在“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随巩义市涉村镇妇联的同志一道来到该镇涌泉村魏红的家里采访。一走进她家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令人心疼的画面,一个是魏红 64岁的婆母张万荣拄着拐杖艰难地和我们打招呼,另一个是魏红44岁的丈夫翟红英坐在轮椅上,正在吃午饭。

得知我们的来意,魏红全家非常高兴。随着我们的采访与沟通,话匣子很快被打开,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

魏红的娘家在巩义市夹津口镇丁沟村,1986年,她与翟红英两个人由相识到相爱,经过三年的接触和考验,1989年两人结了婚。婚后第二年,生下了可爱的女儿。翟红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没有经过师傅指点便学会了开车。

刚组建家庭不长时间的一对小夫妻不想连累其他亲人,二人一商量便贷款买了辆汽车开始搞运输,从此家庭的状况开始有了明显好转。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4月,当他们的儿子刚刚出生6个月的时候,翟红英的徒弟驾车外出发生车祸,连撞两人后肇事逃逸。后来车子被交警部门拖走,他们与受害人家属签订了赔偿协议。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魏红全家欲哭无泪。为了赔偿受害者,他们四处求情高息贷款,一下子又欠了数万元的外债。为了还债,为了生活,翟红英没日没没夜地干活,魏红始终陪伴着丈夫,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当时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还完外债,改变家庭生活。两年过去了,债务一点点开始减少,夫妻二人疲倦的脸上也慢慢开始绽露出了喜悦。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没过多久,一场更大的灾难再次降临到他们家里。

撑起生活的重担

1995年3月的一天晚上,魏红的丈夫翟红英在一家铝石矿上干活时,由于劳累过度,不慎从30多米高的井口上摔到了井下。闻其消息,魏红赤着脚,一路上呼唤着丈夫的名字跑到了出事地点。采访时魏红告诉记者:“倘若当时在井口边喊丈夫他能答应,说明丈夫还有救,我就要竭尽全力去救他,倘若喊他不会答应,我就也从井口跳下去,与他一块走,因为我太爱他了。”翟红英出事之后,魏红几乎趋于绝望,面对两个幼小的孩子和不会动弹的丈夫,魏红整日以泪洗面。

翟红英在洛阳正骨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时,每天要花上千元的费用,医生告诉魏红,像这样高位截瘫的患者,必须尽快做手术,即便手术成功,最多生命再延长3年。

做手术,昂贵的手术费没有着落,就是手术做成功,也只有3年的生命期。严酷的现实和艰难的抉择摆到了魏红面前,是退亦忧进亦忧。亲戚朋友劝其放弃,更有“好心人”劝其离开。此时的魏红,心里比刀割还难受。离开,不忍心;留下,更艰难。采访时魏红说:“当时我选择了这个家,选择了红英这样一个丈夫,我坚决要陪伴他到终生。我甘心情愿用我的生命来为这个家,为我的丈夫做出最大的牺牲和付出。”

在洛阳正骨医院,为了让医生尽快给丈夫做手术,魏红到底多少次跪在医生面前求情,她说自己已记不清楚。

或许是她的诚心打动了医生,或许是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在手术费没有筹集到位的情况下,医院为她丈夫做了高位截瘫手术,尔后让其回家慢慢康复治疗。因为翟红英伤情严重,胸椎第9~10节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即便做了手术,也只能像一个植物人一样,胸口以下没任何知觉,大小便根本无法控制。

丈夫出事的第二年,婆母因为生气和身体状况的变故,类风湿病不断加剧。后来发展到骰骨头坏死,行走十分困难。为了照顾婆母、丈夫和一双年幼的儿女,同时还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耕种两亩薄山坡田地,魏红日夜操劳,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天早上起来要先穿好一家大小的衣服,再帮他们一个个洗脸,然后再开始做饭,做好后先喂丈夫再喂儿子, 饭后再去喂猪喂鸡,一切忙完,再给丈夫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按摩。而后再把丈夫背到院子里晒太阳。这时,她才抽出空来赶快到地里去干农活。尤其是农忙时节,农活她大部分时间都是趁着月光晚上干的。收麦时节,她一个农家女挑起百斤重的麦子,在大雨天翻倒在沟里,她硬是咬着牙一步一步往上挪,她知道家里还有残疾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疼痛对她来说都是小事。

真爱创造奇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魏红10多年的精心照料下,奇迹终于出现了。翟红英不仅顺利度过了“瘫不过三”的危险期,而且腰部也慢慢会动了,有时候还自己会穿衣服。

涉村镇政府民政部门还为翟红英配备了轮椅,坐在轮椅上,有时候还可以帮魏红做些家务小活。

前几年,翟红英当年做手术的钢钉在脊背里面发炎,急需再做二次手术,魏红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又到洛阳正骨医院给丈夫做手术,医生见了大吃一惊说:“真没有想到这个人还活着,真是个奇迹,奇迹啊。”

为了帮助魏红一家摆脱贫困,魏红的姐姐帮助她在南部山区谋到了一份幼儿教师的工作,好让妹妹既能照顾丈夫,又能挣些钱,还点债,改变一下生活条件。魏红也十分争气,待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还亲,教学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深受家长及领导的好评。根据翟红英的要求,魏红还用教书挣来的钱给他买了一辆残疾三轮车,尽管翟红英行动不便,但凭借过去有开车技术和坚强毅力,慢慢开始在路上拉人挣钱。

尽管他们家庭十分贫困,但翟红英开三轮车拉人绝不单纯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回报社会,特别是遇到比较困难的人坐车,他不仅不收钱而且还把人送到家里。同时,他还十分关心与自己患同样疾病的残疾人,该镇桃园村有两个截瘫病人,翟红英经常开车并买一些东西到家里去看望和慰问,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在翟红英的带动下,这两个人也买了三轮车,做起了小生意,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了各自的人生价值。

魏红不但用真爱创造了奇迹,照亮了丈夫的新生之路,更照亮了身边人,让他们也寻找到了尊严和人生价值。

幸福之光照亮前方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一一询问了这个家庭的在场人员。魏红的婆母十分感慨地说:“要不是俺有这样一个好媳妇,俺儿子早就没命了。”魏红也爽快地说:“我一踏进翟家的门就把公爹和公婆当成自己的亲爹娘对待。”翟红英也自豪地说:“妻子如此照顾我,我非常感动,我能活到今天,全是托妻子的福。”站在一旁的魏红小姑子翟丽也争着说:“要不是俺娘家有这样一位好嫂子,俺哥这一家早就零散了。”

听着魏红家人对她的评价,看着她40多岁便满脸皱纹的疲倦面容,记者心中不禁十分感慨,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一个质朴的农家妇女,16年来用大爱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在她的精心呵护下,高位截瘫的丈夫重新“站”了起来,而且又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多么不容易啊。魏红用自己的青春和质朴,绘出了人生最美的色彩,照亮了家庭的幸福之路,也帮他人寻找到了生命的真谛。这份真挚的人间大爱,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