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高起点谋划建郑上新区
管城区专项整治违法建设
发展民生车型 改善汽车消费结构
盈江群众急需帐篷
荥阳正会风抓作风
六会合一务实高效
大风吹走暖春
明起绿城降温
宜居宜业 领舞中原的强力引擎
不断增强全面履行新世纪
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能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宜居宜业 领舞中原的强力引擎

本报记者 王文霞 卢文军 文 丁友明 图

历经十年的谋划、运筹、建设,如今,郑东新区傲立东方,豪迈地行进在中原经济区发展强力引擎、郑州都市区建设先行区的金光大道上。

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一座宜居之城令人向往

“爸爸,快来啊,这儿有好多颜色的金鱼!”和煦的春风中,在郑东新区如意湖畔,市民刘海明正和女儿嬉戏追逐,尽享生活的恬然和惬意。

家住中义阿卡迪亚小区的刘海明是位建筑师,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品位:“生活质量高不高,关键在于环境是否好。这个环境是综合因素,除了本身居住条件这一硬件外,还有软件,包括学校、医院、交通,等等。”正是看中郑东新区的综合优势,去年他把家从西郊搬到了这里。繁忙之余,尤其是周末,他会在CBD散散步,远离喧嚣,寻求宁静。

“郑东新区起点高,发展快,丝毫也不亚于国内外那些发达的城市。”曾在美国、日本和国内一些大城市游历的刘海明说,“从美的层次来说,用‘大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大美无言,行踪可觅。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无柱大空间——102米的大跨度让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气度非凡;

这里有“中原第一高楼”——280米高的郑州会展宾馆;

这里有全国最长的商业步行街——3.6公里长的CBD商业步行街;

这里有河南投资规模最大、设计水平最高的文化设施——河南艺术中心;

这里有全省最先进的高铁火车站——新郑州站。

这里是河南建筑精品的集中区,获得的优质工程奖达400余项,几乎囊括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所有奖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荣获国家最高奖——鲁班奖、詹天佑奖。

这些标志性的建筑显示了郑东新区阳刚的一面,而在它6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里,更让人们感到的是柔美、舒适、宜居。

“清晨在鸟鸣声中起床、健身,晚上踩着小区里的蝉鸣蛙叫回到家,有种回归田园的轻松。”这种幸福感是很多入住郑东新区人的共同感受。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

“以人为本”,是郑东新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始终不渝的理念。

郑东新区的市政设施“全省第一,全国一流”。建设之初,首先开工的是基础设施,水、电、气、暖、通讯管网提前铺设,城市不见“天天挖沟”,11万伏的变电站全部入地。路网四通八达,目前已铺建城市道路269公里,兴建造型各异的桥梁50余座,从2003年年初郑东新区开始建设至今,8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986亿元,比郑州市1980年到1996年17年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和还多110亿元。

追求生态友好,是郑东新区又一显著特色。短短几年间,这里“生长”形成了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郑州之林”,集全市的200余种植物于一体,高低起伏,小桥流水,闹中取静,让人流连忘返。开挖修建了水面达100米宽的如意河、昆丽河, 30公里长的“三河一渠”,碧波荡漾,交相辉映,形成一道波光流转的风景。还有流水淙淙、湖滩相连的湿地公园,每天都在吐故纳新……这一番江南的婉约与温润的美景,是世代生活在干燥、风沙环境中的郑州人做梦也想不到的。CBD160亩的如意湖上,每晚都会上演恢弘的大型综合水景表演,水之魅力与现代元素充分融合,令观者如痴如醉。

“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环形城市”,这一新时期新的理念,在如今的郑州变成了现实。

这是一组浸透了绿色的数字:截至目前,郑东新区景观绿化面积达1400万平方米,建设城市公园40多个,整体规划绿化率达到49.66%,人均绿地47.11平方米,其中CBD绿化率突破51%。

这里还有最好、最完备的教育资源、医疗设施。目前郑东新区已建成小学5所、中学4所、幼儿园6所,中小学在校学生近1万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同时,15所高校组成的龙子湖高校园区,使郑东新区成为高级人才最集中的区域;省疾控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省直三院、颐和医院基本建成即将投用,洛阳正骨医院和市儿童医院开工建设,10余个医疗卫生网点投入运行,综合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正在形成;建成了10个社区和社区服务站,数字化社区建设取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居民医保参保人数累计突破3万人。

令人羡慕!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郑东新区以其优美的环境,成为设施好、品位高的宜居之地。已有超过32万人入住这里,郑州人把住在郑东新区作为向往和自豪的事。一位住在东区的朋友,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在东区生活、工作乃人生一大幸事。

8年间,崛起一座靓丽的新城区,郑东新区的建设令人刮目相看。曾有国家级媒体这样评价全国的新区建设:浦东新区第一,郑东新区第二。

八大重点产业,三千余家企业,一座活力之城流金淌银

麦德龙是最早落户郑东新区的外资企业。提及当初进驻东区的决定,该商场负责人说:我们看好东区的发展潜力,但没想到的是,郑东新区如此让我们惊喜,商场开业不到一年,就见到了效益。

郑东新区人气之旺、活力之足同样让很多人没想到。CBD 原有67座停车场,几年前还是空荡荡,忽然间,开车的人发现停车场来晚了就没地方停。于是,郑东新区今年又在CBD规划建设 9个地下公共停车场,停车数量近9000个,使CBD大大小小的停车场达到76个,停车位超过2.2万个。在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设如此众多的停车场,郑东新区又创造了一项至少是全省之最。

“东区是一个新城区,既然是城区,就要有产业,没有流金淌银的产业作支撑,城市是不可持续的。”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吴福民充满自信地说,“对东区来说,发展产业更要上档次、有特色。”

根据定位,郑东新区是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重点发展8大产业,即现代金融业、企业总部、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会展旅游业、文化传媒业、信息服务和软件业、中介服务业。经过几年的培育,一批大块头、重量级、带动强的企业纷至沓来,尤其是近两年来,东区产业聚集的速度在加速。CBD已成为全省金融机构、企业总部最集中的区域,被评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CBD”之一和“河南省30个服务业特色园区”之一。

(下转第二版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