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安群英 通讯员 李雪林)“你好,我是外地来郑州打工的,想在淮南街这片找份工作,请问能帮忙吗?”昨日,一位外来务工人员拨打二七区就业服务电话,工作人员立即从二七区职业介绍信息库中调出1000多条用工信息,仅用10分钟就帮助这位求助者找到了工作。二七区紧紧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全面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开辟就业岗位,推出一揽子就业援助措施,帮助4200多名劳动者找到了岗位。
找工作难就难在缺少信息。为了切实架起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二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劳动保障网络的作用,开通用工热线电话,加强与商业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收集用工单位空岗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在社区公告栏和区职业介绍信息网上公开发布,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更新,确保信息准确、及时。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企业提供空岗信息6400个。
不断创新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开通就业服务电话,由专人值守,为求助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岗位提供等一站式服务。集中举办春季就业招聘会,在火车站、汽车站、社区、工业园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立专门的招聘网点,为求职者提供贴身服务。截至目前,已为辖区企业招聘员工2100多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开展技能培训百日行动,计划在3月底前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1000人,确保其通过培训至少掌握一门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强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工程,政府拨出专款,设立创业专项资金,加快康桥华城和中原百姓广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启动“二七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引导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对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就业群体,实行“一对一、一帮一”就业措施,以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和社区新开发岗位为主,今年已有465名困难就业人员找到合适的岗位。
合村并城是二七区2011年着力实施的“10大计划”之一。该区以推进合村并城工作为契机,规划了以农家乐经营、采摘经济、特色农业种养殖为主的近郊农民就业格局,加大对农家乐和特色种养殖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明确了企业吸纳村民就业的优惠政策,确保村民收入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