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年内将免费开放
让书院精神回归
盼真情实感之作
首次评出期刊奖
《小美人鱼》轻舞绿城
洛阳牡丹是主角
推动互联网
成为
电影第二院线
《清风亭》欲分电影一杯羹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不敢尝试是最大的失败
《清风亭》欲分电影一杯羹
争取年轻观众 支持豫剧电影

本报记者 李 颖

作为河南省近年来第一部进军院线的戏曲电影,由诸多著名表演艺术家领衔主演的《清风亭》昨晚在郑州的奥斯卡曼哈顿国际影城首映,不少观众被艺术家精彩的表演打动而流泪。记者注意到,电影散场后,“哭了没”成了观众交流中最多的语句。

老戏登上银幕

《清风亭》原本是一出老戏,也叫《天雷报》,讲述的是一对贫穷的养父母及其养子之间的恩怨纠葛。因为剧中反映了广大百姓对知恩图报、仁义孝悌思想的尊崇,对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愤恨、鞭挞等朴实情感,在百姓中流传深远,影响甚广,京剧大师周信芳、马连良均擅演此剧,许多地方戏也都演出过此剧。

近年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主演的豫剧《清风亭》,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上千场,成就了他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殊荣。2007年,河南省豫剧二团聘请国内知名主创人员加盟对《清风亭》一剧进行深度加工,并更名为《清风亭上》,该剧荣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受邀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戏剧节,迄今演出超过200场。

2010年10月,在豫剧《清风亭上》的基础上,戏曲电影《清风亭》在横店影视城拍摄完成。由朱赵伟执导,李学庭担当编剧,李树建、柏青领衔主演,青年演员王爱霞、王献光、郭付有、祁秋娥、刘晓光、吴江南等联袂出演。

争取年轻观众

采访中,导演朱赵伟透露,因为拍摄时受到季节的限制,《清风亭》采用摄影棚和实景结合的手法,将戏曲的“写意”与景物“写实”风格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对古典剧目影视表达的一种尝试。 然而,把一出传统保留剧目用现代传媒手段来解读,当年的戏曲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否关照当下?昨晚,现场观众的反映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

有观众告诉记者:看到电影《清风亭》中一幕一幕感动的画面,想不流泪都很困难。还有观众打趣说:“我以后再也不看李树建的戏了,从《程婴救孤》到《清风亭》,看一次哭一次。”看到剧中张元秀夫妇在清风亭上收养了弃婴张继保,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成人,可最终换来的却是被忘恩负义的张继保双双气死在清风亭上,不少观众评价说:映射出的社会现实跟现在没啥两样,让人很“纠结”。

对比舞台戏曲《清风亭上》,电影《清风亭》的故事脉络更加清晰,主题立意也超越传统道德层面,立足于人物命运、情感,对贫与富、恩与仇、名与利的剖析深入,直指人性深处,传达出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人类情感。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何向阳认为,电影颇具现实意义,不论古今,在金钱和权势面前,人的价值观很容易被扭曲,惩恶扬善的《清风亭》对当代社会有启示意义。

李树建直言,这些改变都是为了争取年轻观众。“当下戏曲观众老龄化严重,传统戏曲要想有市场,要想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就必须改革,以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叙事节奏要紧凑,情节得曲折感人,老戏必须新演。”

支持豫剧电影

4月8日起,《清风亭》将在郑州的奥斯卡曼哈顿、大世界及升龙等影城上映,同时上映的还有乌鲁木齐、海口、西安、太原等城市。

据了解,2010年我国电影产量超过500部,但能进入院线放映的不到一半,除了少数大制作影片外,多数影片是“影院一日游”,竞争惨烈。而戏曲电影百余年虽然有过几次黄金期,而今却都沉淀为让人怀念的经典。对于10年没有进过影院的豫剧电影,迎接《清风亭》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李树建坦言有压力:“戏曲电影尝试走院线的商业模式,我和剧组都没有经验,但这关乎戏剧的改革、发展、传承,而我愿意成为这块实验田,虽然知道路很难走,但我还是会坚持走下去。成功与否,让票房来说话,不敢尝试才是最大失败。”

记者注意到,《清风亭》的营销与眼下商业大片的运作模式颇有几分相像:先声夺人。影片还未上映,媒体给予了充分关注,新浪开设了《清风亭》官网,多个网站也及时上传了电影《清风亭》的资讯,不少网友留言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听到梆子戏,传统戏曲应该大力弘扬,支持豫剧电影。

李树建透露,明年下半年他们还计划把《苏武牧羊》搬上银幕。“要让全国、全世界都了解河南豫剧,电影就是一条捷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