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食品安全
关键要在问责中加以严惩
从灾难中学习应对灾难之道
如影随形
“全面教育”
是要教育出合乎理想的人
法治中国新起点:注重现行法律的修改完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面教育”
是要教育出合乎理想的人

“全面教育”

是要教育出合乎理想的人

3月下旬,南方科技大学第一批自主招收的学生将开始正式上课。南科大改革能走多远,于今天还是个疑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认为,南科大应实施的“全面教育”,就是所有课程都必须包含除了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例如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等,使学生永远都处于探索和接近真知的过程中。(3月16日《国际先驱导报》)

大学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说法不一。但是,一所大学的主导者若是抱定雄心,将之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那么,这所大学一定会有个里外都好看的样子。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艰难中决定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教授办学,就是怀有一个短时间内建成一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理想。

什么样子的大学才称得上是一流大学?按丁学良的理解,一流大学的衡量标准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物质实力、制度设计、精神气质。其中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精神气质对于成就一流大学至关重要。一流大学须得传承过去,而又超越过去;把握未来,而又脚踏实地。

本土大学难以达到世界一流标准,原因有很多。仅就精神气质而言,就相距甚远,让人憋气。譬如,大学办得像衙门,行政主导一切,权力等级与金钱横行校园。院长、所长、系主任主业既然是官,所谓学术,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他们手中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大学办成这个样子,还会有什么好的精神气质?一眼望去,校园弥漫着官气、戾气、乖张之气、虚浮之气。另一方面,制度设计亦存在诸多问题,就是大学的主导者也不能不承认,目前本土大学的学术规范远未达到上个世纪西南联大的水平。

大学的“全面教育”,是个与以往不同的办学理念。大学之博大精深,不在别的,在于有大师,在于它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冯友兰先生曾说,大学有两重作用:一方面它是教育机关,一方面它又是研究机关;教育的任务是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研究的任务则在求新知识。所以,一个大学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对人类社会所负的任务用一句老话说就是“继往开来”。大学教育出来的人应是合乎理想的人。这样的人不同于器。因为器是一种工具,别人可以利用它达到某种目的。所谓合乎理想的人,就是对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以往及现在所有具有价值的东西都能欣赏。实施“全面教育”的理念,所契合的正是教育出合乎理想的人的理念。人有了知识,有了清醒的头脑及热诚的心,才会有自己的伦理判断,才会有爱世界爱人类的正常情感,才会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有运用才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什么样的大学,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建设一流大学也好,实施“全面教育”也好,无非是要培养人;无非是通过人的自由发展,造就未来的大师。大学里的学生探索和接近真知的过程,就是使自己成为合乎理想的人的过程。可以说,南科大所要走的路少有鲜花,荆棘载途,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要看的是它所带来的结果。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