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观点速递
领导干部要有忧患与创新意识
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于担责和落实
关于“生态立市”的若干思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观点速递

“高势位”建设的历史前瞻

陈秉公在《理论探讨》撰文认为,21世纪中国核心价值“高势位”建设具有以下历史趋势:①担当“高势位”建设国家核心价值的历史责任。②培养精通“马中西”理论的一流专家队伍并进行深层次研究。建设“高势位”国家核心价值,并为人类探索一条文明生存发展的道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伟大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专家队伍——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通中国传统文化,也深入了解甚至精通西方文化,也就是精通“马中西”理论的一流专家。这样的专家还应通晓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应下工夫发现、培养和支持这样的专家,形成一支无论在水平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堪称世界一流的专家队伍。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只有出现这样一支稳定的专家队伍,这项伟大的历史性任务才可能完成。③实行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建设“高势位”的国家核心价值要实行正确的方针和政策。这表现在:第一,坚持国家核心价值一元化指导与多样性社会思潮共存的方针。既要坚持“一元统领”、“协调有序”, 又要坚持“兼容共生”、“和而不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引导社会思潮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二,贯彻正确的方针。坚持“双百”方针,尊重创造,严格区分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提高建设“高势位”国家核心价值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孙英春在《教学与研究》撰文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实际的展现,并不能仅仅凭借技术层面的公共关系、媒体包装或“形象工程”,也不能过度依赖技术硬件、发行量、产业规模等指标。文化形象尤其如此——文化领域的实践从来就是“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一旦与短期或功利性目标相关,就会有拔苗助长、竭泽而渔的风险,至少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在这方面吃的苦头已经不少。面对国家形象的起起落落,以及国际社会时时袭来的各种批评、偏见乃至赞誉,中国需要冷静、耐心,也需要摈弃浮薄、褊狭、武断。同时需要抱持两个观念:第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形象是复杂、多样的,不能仅依靠政府的单一声音去表达,不能忽视国民和其他文化人群共同参与的力量;第二,文化形象是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延伸和必然后果,不能忽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完善。最后要强调的是,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形象建构面临的真正考验是其对于自身的态度,为了外在世界眼前的评介而放弃自己的长远利益,并不符合国家形象建构的主旨。国家形象建构的最高目标,对内在于国民的福祉,对外在于寻求信任、理解与尊重,其根本还在于前者。保护和改善全体国民的共有文化生态,恢复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应有位置,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应是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首要目标。

社会建设应从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入手

周晓虹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撰文指出,如果说社会建设涉及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社会诚信等与民生有关的方方面面,那么打造一个中等收入者群体占大多数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并保证这一结构内的社会成员共生共荣、和睦相处,恰恰就是社会建设事业的题中之意,也是我们大力推进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我们提出,社会建设应从提高中等收入者群体在全社会中的比重入手。道路之一就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速度的快慢和程度的高低,与中等收入者群体或中产阶级的比例关系密切,在当代中国更是成了制约中等收入者群体扩大的瓶颈之一。道路之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能够提高高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比重,更能够提高其中的脑力劳动者即所谓“白领”阶层的比重。道路之三是促进职业结构的分化。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快职业结构的合理分化,并赋予其相应的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评价,为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以及这一群体内部的职业分化提供适宜的温床。道路之四是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道路之五是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不能建立一个普惠全民的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橄榄形的中等收入者群体占大多数的和谐社会是万万不可能的。道路之六是化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

什么是社会创新

吴伯凡在《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指出,社会创新的概念容易让人想到了慈善,但它与慈善有着实质的差异。它与慈善的交集只是增加公共福利。社会创新是介于商业创新与慈善公益之间的一种财富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提出,在相当程度上就是针对诸多慈善的低效益的,而改变的途径,就是将在创造私人财富上被证明为卓有成效的方式创新纳入到解决社会问题和提高公共福祉上来。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创新是非商业的,但它不是反商业的。它将成为非营利性组织运行的灵魂,它不是非营利性组织的专利,作为创造公共财富最有潜力的方式,它可以被政府、企业采用。企业在社会创新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商业创新中植入社会担当的因素,或者把慈善的诉求植入到商业战略中,实现战略性慈善,另一方面,企业将商业活动中积累的资源、项目运作和管理能力注入某项社会项目中,使该项目最终效益最大化。目前,社会创新在国外也处于探索阶段。在运作方式上,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特色,就是强调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高度互联互通。按运作模式来分,社会创新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树木型”,一种是“蜜蜂型”。前者有稳定的组织形态、治理结构、运营流程和活动范围,分阶段、分步骤运营各种项目,社会企业就属于这种类型。后者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它往来于各种资源拥有者之间,募集资源,激活资源,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推动社会创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