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盖房避开断层带”
应成为公众的常识
信息时代,辟谣其实并不困难
新闻漫画: 养狗邻里批
干部作风是公信力的生命线
一个办事处的“民生体系”建设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办事处的“民生体系”建设调查
民生 基层工作的基石 民情 基层工作的主抓 民意 基层工作的推进 民风 基层工作的检验 新时期 构建新民生

本报记者 李明德 通讯员 郝新颜 王小国 宋 旭 文/图

核心提示

踏过“十一五”跨入到“十二五”,中牟县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及郑汴一体化的快速推进,给这个古老的地方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机遇与发展并存之下,民生建设成了这个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工程。我们透过一个基层民生体系建设,真实地触摸到了这个新时代那强有力的民生跳动脉搏。

民生 基层工作的基石

当黎明把昨天送去,我们又迎来了灿烂的新一天。2011年3月21日上午8点钟,当雄壮的国歌唱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中牟县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上空冉冉升起时,每个人的心里充满了温暖。这样的场景,自2010年该办事处成立以来,已形成了一种制度。每个星期一早晨,整个办事处的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都会准时来到办事处,参加庄严的升国旗唱红歌仪式。

谈起这种制度时,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国恩对记者说:“把升国旗唱红歌作为我们办事处的一个长期制度来实施,不但凝聚了同志们干工作的团结心,更增强了大家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那庄重、神圣的氛围感染着每个人,无形中也激励着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在这个办事处,类似的各项制度还有很多。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所有的各项制度都是紧紧围绕着民生而建立的,所有的工作也都是为民生而快速高效地运转着的。采访中,该办事处一位村民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我们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城里人所能享受到的生活我们不但都享受到了,而且有些方面比你们城里人享受的还要多呢。”这位村民比城里人享受的更多方面主要是指,自青年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实施的亲民、爱民、富民、惠民、助民、扶民等一系列为民工程。

该办事处明山庙村支部书记陈全河,是位从基层乡镇退休回到农村的干部。回到村子后,他主动挑起了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担子。在有限的薄田地里,带领村民搞起了现代化农业,建起了冷藏保鲜库。短短几年光景,村民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人均收入高达8000多元。富裕起来的村民,又在村里建起了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并且还买来各种文娱服装和道具,闲暇时村里人聚集在文化广场上开心地为村民演出各种文艺节目。

如今,明山庙村由最初的贫困,通过短短一两年的快速发展,一跃成了“文明村”、“先进村”。在村委会办公室里,陈列着各种荣誉证书和牌匾。

谈起这些巨变,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国恩说:“民生建设工作事关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民生工作是我们基层工作的基石。只有抓好了民生工作,我们所有的基层工作才能快速高效地推进。”

民情 基层工作的主抓

“群众冷暖系心中,干部带头访民情”,这是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实施群众民生体系建设的一项主抓工作。

青年路街道办事处冉庄村村民郭建萍,这个40多岁的质朴农妇谈起村干部和街道办领导为他们家所做的贴心事时,激动不已。她说:“自从我们被划归到办事处管辖后,各种福利和补贴都提高了很多,就连孩子上学也有奖励。学生上学也努力很多,我们干劲也更足。农忙时在家忙地里活,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到县城打工挣钱,日子过得很舒心,感觉很幸福。”

记者在郭建萍家看到,两层小楼打扫得一尘不染。家中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小院中还停放着多种农机车辆,厨房中放着各种保鲜食品,并且还用上了天然气。

该村一组组长冉志勇讲起村民的情况,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特别是最近两年,村里变化非常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部都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建设,村里各种文化建设和健身设备也一应俱全。为了方便村民办红白事,还建起了一个大礼堂。这些都是村干部和办事处领导们替群众想到的,并且还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坐在记者旁边的村民冉喜旺插话对记者说:“我们这个村主要盛产芹菜,现在行情不错,一亩芹菜能挣近万元钱。现在领导很关心我们,多次来到我们村了解民情,群众一致反映能不能进行芹菜深加工,拉大产业链条,增加收入。办事处领导得知群众的心里想法后,回去当天就开会研究,并且当天下午就把研究的决定通知给我们村民,下步开始着手对我们这块绿色蔬菜基地进行深加工产业。不久的将来,我们村群众收入会更大,群众生活会更富裕。”

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宋健,对此专门在会议上指出:“我们始终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发展信心的主要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整个办事处,班子成员每人都负责一个村,成为包村干部,并且还制订了各项考核标准。一位包村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基层干部包村,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但对于很细化的考核标准这方面我们走得比较靠前。我们不但要引领群众发家致富,并且还要深入到群众中,体察到群众的各种情况。只有了解了民情,我们才能做好工作,才能把工作紧紧地围绕着群众做。如果不了解民情,工作就会跑偏,脱离群众。民情工作,如今成了我们基层工作的主要抓手。”

民意 基层工作的推进

顺应民意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起源与归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纾解民怨、造福民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构架一条“绿色通道”,使社情民意能够得到有效、畅通的表达?在这方面,青年路街道办建立起了诉求机制,让基层党员群众“说话有人听”。完善民意调处机制,让基层党员群众“有事能解决”。完善服务评议机制,让基层党员群众“有权去评判”。

记者在调查采访时了解到,办事处和村委会各民意表达室工作日期间每天都有专人值班,通过电话访谈、短信联系、现场约见等形式与群众沟通、党员和群众加强联系。并且领导干部还经常走访基层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倾听基层民意。对此党员和群众反应热烈,基层民主深得民心。

这种工作方法使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满足了广大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民意畅达机制的建立,不仅方便了群众有效诉求,也为群众及时向办事处建言献策提供了一条畅通的渠道。

民意畅达机制的建立,拓宽了群众利益诉求的途径,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民意畅达工作机制运行中,对于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小问题,基层干部都能及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快速解决。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领导干部都会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对于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新的解决途径,尝试召开民意诉求听证会等方式,由代表集体讨论解决。民意畅达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和谐和稳定。

“完善渠道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对于今后的工作,我们由户籍家庭扩大到常住家庭,力争实现网格化全覆盖,让基层民主建设成果惠及辖区全体百姓。由被动诉求转变为主动献策,通过加大对辖区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辖区公共事务的管理。由纸质办理过渡到网络运作,推出社情民意网络平台,切实提高转办和反馈工作效率。由坐等民意发展为主动出击,通过完善民意调处机制及其工作方式,使政府的民生工程紧扣社区民声。由民意代理上升到民意引领,通过加强对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教育,使其带领群众构建和谐社会。”青年路街道办党工委书记王国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民风 基层工作的检验

锣鼓齐鸣,秧歌欢快地扭起来,高跷踩得众人拍手高呼称好。每到节假日或者闲暇时,在青年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文化广场都能看到这样的文艺表演。

这些内容积极向上,群众欢喜满意的自娱自乐文艺活动,如今在整个办事处已经形成了一种常态化。同时,该办事处还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活动,最近一直在持续开展的“争做文明中牟人”更是深入人心,群众拍手称好。

采访中,该办事处小孙庄村村民说:“以前农闲时,村里的群众没什么事情,往往聚到一起打牌、打麻将,一玩就是一天,有的输了还会闹邻里矛盾。现在好了,村里成立农民文艺表演队,群众都去参加了,有了健康的娱乐活动,村里打牌打麻将的情况已经没有了。”记者走进位于310国道旁边、小孙庄村东侧的街心花园,草木青翠、春意盎然,这里正是小孙庄村开展村级文化文艺演出的主要场所。记者到来时,小孙庄村群众文艺表演正在这里举行,锣声鼓声梆子声声声齐鸣,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目前青年路街道办已经形成了每组都有精彩节目组、村村都有群众文艺表演队。办事处设有群众文化艺术团的立体群众文艺体系,在各村都建有文化大院、图书室等。其中西街村文化大院,已获得省级示范文化大院荣誉。

“群众的钱袋子鼓了,不能让群众的脑袋瘪下去。发展就是全面的发展,咱村的经济大发展、大跨越,咱们的群众精气神也要大跨越大发展。”自由街村支书刘绍林说道。前不久,自由街村群众文艺表演队在中牟县盘鼓大赛上荣获一等奖载誉而归。

新风貌、新气息,给群众也带来了新生活、新幸福。检验基层工作的民风标尺,在青年路街道办事处这里拉得越来越长。

新时期 构建新民生

新时期,新机遇、新发展。如何在这一系列的新形势下,构建新的民生体系,如今成了整个中牟县的重点工作,在这一系列新发展下,青年路街道办事处探索出了新的民生建设体系。

据了解,2010年该办事处共引进、改造项目18个,总投资达4亿元。街道办事处财政收入总量完成5637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使得该办事处在民生方面加大了各项投入力度。2011年,该办事处把改善民生、关注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详细做出了12项大民生投入体系建设,涉及民生投入的资金高达千余万元之多。

今年1月17日,中牟县县长马文锁在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牟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同时在惠民工程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中牟县将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着重点,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围绕“两轴双翼一核心”的产业布局,突出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努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

记者在中牟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看到,涉及民生问题的事项占据了整个纲要的2/3。各项民生发展都做了详细化规划,民生方面的投入也比“十一五”期间更多。

2011年年初,中牟县县委书记杨福平在全县经济会议上指出,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和积累,中牟县的经济实力更加殷实,发展潜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展望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这种好的趋势还将持续保持。

回望“十一五”,我们一道众志成城,硕果累累。展望“十二五”,我们的改革无止境,发展无穷期,任重道远。在新时期,新发展中,我们必须务实求实绘蓝图,科学发展惠民生。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