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套牌嫁祸于人
违章被罚万元
贪便宜树倒砸两童
后悔迟三人皆赔偿
登封警方逮住“超级搬仓鼠”
吹响产业发展集结号
堵塞一切税收漏洞
哪些能成为登封的文化符号
护林防火美化环境
登封力促现代林业产业化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登封力促现代林业产业化

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余红洲 赵晓聃)昨日,记者从登封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市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由2002年的23.11%提高到2009年的31.1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充分展现出“绿意盎然、山中有林、林中有城、城中有景”的生态化、现代化旅游名城风采。

造林护林泼绿嵩山

登封地处嵩山腹地, 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常年干旱少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成为该市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治本之策。近年来,登封市始终把林业产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实施林业产业富民项目、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和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和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实施了黄河流域防护林、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和生态省建设等造林工程,荣获国家、省、市(县)级各种荣誉130多项,走上了一条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

今年以来,登封市义务植树基地总面积达3025亩,采用园林上山的模式,共栽植树木18万余株,主要为大叶女贞、侧柏、油松等四季常青树种。在确定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目标时,该市还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进程,力争“十二五”末实现森林资源覆盖率35%。

产业发展兴林富农

“如何解决好退耕农户的后续生计问题?怎样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怎样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始终是登封市委市政府思考和决策的出发点。发展核桃产业,是经过科学研究、深入调查后慎重决策的。”登封市市长郑福林说。

政策支持,助推林业产业发展步伐。登封市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农户种植核桃第一年,政府每亩一次性补贴550元,并按照每年230元的标准连续补助3年占地补偿费。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培育核桃产品加工、销售企业,逐步形成核桃育苗、嫁接、移栽、管理、收购、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绿一片荒山,富一方百姓。近年来,该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促进了林业产业和林下产业的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速生用材林基地、以核桃为主要树种的生态经济兼用林基地、以金银花为主要品种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培育乡土树种为主的林木种苗花卉基地、以嵩山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2010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30118万元。预计到2015年林业产业年产值达到576032万元,净增值32048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337元;到2020年林业产业年差值达到960200万元,净增值533647万元,人均增收2807元,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9.07%以上。

登封,正向“山变绿”、“民致富”的双赢目标迈进。

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往年这时候是旅游淡季,大多数客房、床位都空着。今年情况大不一样了!”谈及经营的“农家乐”生意,登封市少林办事处西十里铺村村民耿瑞祥喜不自禁。随着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游的推广,近年来登封旅游环境明显改善。登封旅游业的“季节性兴旺”逐渐变成“持续性红火”。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无疑为登封森林生态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少林寺景区,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嵩山少林景区日接待量近2万人次,其中少林景区每天接待境内外游客7000余人次。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整个嵩山少林景区接待量达14.9万人次,其中少林景区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

依托自然地理和森林资源情况,谋划产业发展布局。登封市基本形成了东部以产业聚集区为依托,进驻林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西部以颍阳镇、君召乡为重点,建设生态经济兼用林基地和林下无公害养殖基地;中部以中岳办、东金店、大金店为重点,建设速生丰产林和种苗花卉培育基地;北部区域以唐庄乡山地资源丰富和金银花种植历史悠久的优势,发展林果休闲旅游和林下种植中药材基地;南部区域依托徐庄镇大熊山森林公园、大冶镇香山和朝阳沟森林公园、宣化镇白沙湖开发,建设生态休闲旅游景区。2010年,登封市森林旅游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200余万人次。

“以前靠着售卖原始森林的木材和矿产资源换取经济增长的登封,现在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路子一旦走起来,收获颇多。”登封市委书记王福松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