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古龙的稿费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新闻联播男主播这样炼成
是什么造就了14岁的“政治明星”
找钱的困惑
从现在开始相信
知更鸟
中国妈妈挑战美式教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找钱的困惑

翟华

进商店买东西,售货员一手交货外带找零,唱收唱付,这在国内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不过,初到国外碰到买东西找钱的场合你还真不一定能一下子适应。

我第一次出国是到法国。那时电话不很普及,更没有“伊妹儿”,所以到了巴黎第一个愿望就是要给家人写封信报个平安。到邮局一问,寄一封平信到中国要3.5法郎,于是就掏出10法郎递给邮局工作小姐。只见小姐撕下价值3.5法郎的邮票,又摸出一些零镚儿,一边冲着我念念有词:“3.5法郎、5法郎、正好10法郎。谢谢!”买一张3.5法郎的邮票,交给邮局10法郎,应找给我6.5法郎,怎么又还给我10法郎呢?数数手里的零钱,不多不少,正好6.5法郎。时间长了以后才明白,法国人找钱的方式与中国人不一样,不是用减法而是用加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去书店买一本标价150法郎的书,付给售货员一张200法郎的票子。按法国人的习惯,售货员这时会先把书递给你,说:“150法郎。”这表示书的价钱;然后找给你50法郎,说:“200法郎。”这表示50法郎与书的价值相加,等于200法郎。200法郎现金换回200法郎等价实物外加零钱,童叟无欺,合情合理。

我在西非科特迪瓦工作的时候,到商店买东西经常听到售货员对顾客说:“没有零钱。”要么顾客吃亏,零头就忽略不计了,要么拿几块口香糖凑数。还有的商店干脆打“白条”,写上欠顾客多少多少现金。这种白条只能在同一商店买东西使用,而且经常是花了一张白条又换来另一张白条,很不方便。明明这么缺零钱,政府怎么不多印造一些硬币呢?据一位在中央银行工作的非洲朋友透露,由于压印硬币的成本远超过硬币本身的价值,所以政府也不愿干这种赔钱的“买卖”。

摘自《看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