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奇永不熄灭
串珠成链更耀目
《春秋战国的那些CEO们——齐》
古香神韵书院街
桃花坡的桃花
6
28
书法
思 考
国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串珠成链更耀目
——读冯辉新著《论小小说》

邢 可

冯辉做事一向低调,这次又很低调地将他的一个大厚本的文学评论集,取名为《论小小说》。其实,小小说是文学;论小小说,也就是论文学。因为小小说的一些创作规律,也是文学所共有的创作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冯辉的这本《论小小说》,应该当成一本文学评论集来读。实际上,冯辉原来就是搞文学评论的,文学理论意识很强,文学理论素养很高,文学理论功底也很深,本可成为一个卓有成就的文学评论家,是我们把他引入“歧途”,由一个文化局的领导人,变成出版编辑队伍中的一员。他转而对小小说一见钟情,且情有独钟,紧抱不舍,愈爱愈深,成果卓著。

纵观这本沉甸甸的《论小小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归纳与领悟冯辉的成就。一是理论性;二是实用性;三是前瞻性。

一、理论性。冯辉是搞文学评论出身的,具有系统的理论素养。他不但勤于学习,也善于思考,既阅读大量的中外文学理论著作,又关注当下的文学理论状况,所以,他在评论小小说的时候,是站在整个小说的高度来考量小小说的。这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有高度的参照系,把小小说作为整个文学的一部分来观照,这不仅提高了小小说的地位,也使小小说有了历史感,成为整个文学的一部分。这从他的大量的作品评论、作家评论和作品点评中都可以看出来。尤其在《小小说:25年的思与行》中,把小小说的产生、发展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紧紧相连,使小小说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理论的思考,只是不负责任地用几个名词去敷衍,脱离创作实践,或教条式地规定若干“规律”,那不仅不会有如此的高度与深度,还会贻害无穷。

二、实用性。从《论小小说》中可以看出,冯辉的小小说理论研究,是与他的工作紧密相连的,也是在他的工作中深入研究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理论,是产生在深入研究作家的创作实践、创作心理和“细读”大量作品的基础上,又反过来为作品的创作服务的,即:来源于作品,又指导作品的创作。这才是有用的理论。他写了大量与工作紧密相连的评论,如“编者说”、“作家作品论”,对各时期、各个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都有言说。这不仅对于所涉及的作家具有指导意义,对所有爱好此道的人,都是大为有益的。这些评论,不仅表明了冯辉的勤于思考,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小小说的思考是敏锐的、有见地的,而且是及时的。

三、前瞻性。所谓前瞻性,就是立足于当下,对小小说未来的思考。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小小说艺术也不例外。而要发展,则必须有明确的方向。从《论小小说》中可以看出,冯辉对小小说的发展,主要是强调“原创性”。我的理解,所谓原创性,就是创新。艺术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会不断发展提高,才有新的面目,才能推动这一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升华,这也是艺术发展的不二法门。冯辉这些年来,几乎是在喋喋不休地提倡原创性,可见其用心之良苦。我理解创新有两个层面:一是形式层面。即在现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开拓出更多的艺术形式。这在近年的小小说创作中,屡见不鲜,使小小说艺术形式更加多样,也更加丰富,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艺术享受。二是艺术层面。所谓艺术层面,就是在现有小小说艺术表现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新的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以拓宽小小说的艺术表现领域,给读者更多的艺术享受。创新就不是复制,更不是倒退,必须创造出既让人眼睛一亮,又让人点头称是的新东西,这是一个高要求,也是一个高标准。但只有这样,才更有益于推动小小说的发展,使小小说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臻完美,也更有前途。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论小小说》一书,虽然不是理论框架的巨构,但无论对于研究小小说的学者,还是对创作小小说的作家,以及热心小小说的读者,都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