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地 址
瞬间(组诗)
《垂钓于时间之河》
赠 书 与 孙
8
30
春天的细节
悠闲
太行秋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地 址

李培俊

张诚一的通联地址一直留的是那个大杂院:春风巷32号。那时他住在大杂院,和父母住在一起。张诚一是自由撰稿人,几乎每天都有大量信件往来,样刊,样报,样书,当然还有一张张数目不等的汇款单。大杂院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杂院,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贩夫走卒,小商小贩,各色人等不一而足。更有一两个收废品的,一大早,一边高声叫喊,收废品喽——,一边把拨浪鼓摇得哗哗啦啦响。张诚一没有工作,全靠稿费过日子。他习惯夜深人静时写东西,前半天躺在床上补觉。人们这么一闹,还补什么觉?于是,张诚一搬到三桥,在那儿租了间小房子。可通联地址不能留那里,租房的事说不准,今天你住这儿,明天人家不租了,来往信件怎么办?

张诚一仍把地址留在父母那儿。来了样刊样报,来了稿费,父亲替他收着,然后打电话告知张诚一,谁谁来了书,谁谁来了报,谁谁寄了稿费。隔几天,父亲拿个透明的塑料袋装了,送到张诚一的租屋。

父亲一出门,见人就打招呼,老王啊,忙着呢,你好命啊,哪像我,一辈子操心劳碌,这么大岁数了还得替儿子跑腿。父亲把装有样刊样报汇款单的塑料袋高高举起来,叹了口气,说,这不,人家给他寄来这么多东西,不送去还不误了事?

老刘啊,买菜呀,我去哪儿?你说我会去哪儿,给儿子送汇款单呀,这都是那小子写文章赚的。

父亲意气风发,红光满面,得意之色溢于言表,炫耀之辞多于问候搭讪。

父亲并不担忧张诚一的衣食,他清楚张诚一每月赚了多少,够不够花。张诚一给他买酒买烟买衣服,他坦然受之,不来半句客套推让。

寄给张诚一的每份样刊样报,父亲都认真看过,然后给张诚一打电话,讨论其中的细节,报刊版式和风格。父亲当过教师,对文学还是略懂一二的。

后来,张诚一结了婚,买了房子,便把通联地址换成了新居,样刊样报稿费便不再寄到父亲那里。父亲的来电便少了许多,即或有那么一两个,也是三言两语,显得少气无力。聊上几句,父亲迟迟疑疑问他,还写吗?张诚一说,写呀,怎么会不写呢。父亲又问,钱够花吗?张诚一说,够呀,怎么了?父亲轻轻哦了一声。张诚一听得出来,对方那颗心始终没有放下。

第二天,张诚一买些时鲜水果,两瓶酒,一条烟,回家看父亲。父亲懒懒地坐在门前,对邻居的招呼有一搭没一搭的,哪有前些时那种意气风发的劲头。张诚一就问父亲,怎么了?病了?父亲摇摇头说,没怎么,心里空。张诚一说,你出去转呀,公园,广场,哪儿热闹往哪儿去。要不,现在时兴打麻将,找人玩几把呀。

你呀——父亲打断儿子,说,你根本不知道爸是咋想的,以前,邮递员隔三差五来一趟,书啊,报啊,汇款单啊,一大堆,可现在呢?邮递员不来了……父亲的脸色变得黯然无光,很失落,很泄气……哎,把你最近写的东西给我念念……父亲说,以前你不在家,看看你的文章,和看见你一样,可现在……

张诚一的心一下子软了,眼睛变得湿蒙蒙的。他一直以为,父亲在意的,是他发了多少文章,是一张张绿色的汇款单,由此换来的衣食无忧生活。现在看来自己错了,老人看重的,是他写下的那些文字,是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

回到家里,张诚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伏在案头写信,写给和他有联系的所有报纸、杂志,省内的,省外的,大报小报,大刊小刊,认识不认识的编辑。信很短,只有一行文字:本人通联地址为某某省某某市春风巷32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