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巡防队员
制作“防骗秘籍”
社区老年科普大学开班
“快闪”生活
大力弘扬“四敢精神”
心理教育走进社区
致富路上的“土专家”
来了帮扶组 解了居民忧
大学生村官管理无主楼院
党建助力经济发展
社区早教基地开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致富路上的“土专家”

本报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 克东海 韩维毅

上街区任庄村党员白峰奇今年49岁, 23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走上了种植食用菌的致富路。创业成功的他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本领传授给其他村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白峰奇是一名回乡高中生,与其他村民相比,他显得很不安分,总想着创业致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自费参加了省农科院举办的食用菌培训班后,就迫不及待地买来了棉籽壳和菌种,在村里几孔潮湿温暖的破窑洞里摆弄起来,而且一干就是五年。虽然生产环境远不如人,但他却不甘落后,精心钻研平菇生产技术,逐渐把平菇产量提高到了每年1万斤以上。1994年,有了充足积蓄的白峰奇建起了梦寐以求的温室大棚,当年,他就在这座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里生产平菇两万多斤,成为闻名周边的“平菇王”。

精湛的种植技术逐渐让白峰奇在方圆几十里内的食用菌种植户中享有名气,许多人更是慕名而来。每次有人上门请教,他都会热情接待,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他所在的任庄村先后有40多户村民种植平菇,他不但义务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上门指导,还以成本价提供菌种,帮助他们致富。随着前来求教的人越来越多,白峰奇干脆于2004年自费办起了食用菌培训班,每年两次召集周边地区的食用菌种植户集中培训。

2006年,上街区食用菌协会成立,白峰奇众望所归地被推荐为理事长,除区内几十个食用菌种植户悉数入会外,还吸纳了荥阳、巩义的近百个种植户。

随着协会会员数量的增加,大家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白峰奇毅然决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钻研种植技术和指导会员生产上。为了帮助会员解决一个个种植上的难题,他会一连几天泡在各种科技书籍中;荥阳、巩义的种植户一个电话,他就会跑上几十里上门技术指导,一忙就是一整天。在他的指导下,会员们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收益越来越高。白峰奇也成为会员们致富路上一位离不开的“土专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