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35
13
女儿的胸怀
给老公的生日祝福
盼望停电的女孩
美景在黄昏
有一种爱叫做等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13

2.对于由脾虚湿聚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者,可用茯苓60 克、黄芪 30 克,与斩碎的猪脊骨500 克,一同放入沙锅中煲汤,汤好后加点盐调味即可。有健脾益气、滋肾强腰的作用。

3.对于爱喝酒且又经常感觉心神不宁、爱失眠的人来说,可以选择茯苓酒。取茯苓60 克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加入50°的白酒500 克,密封10 天左右,就可以饮用了。每天晚上喝上50 克,有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虽好,但要对症食用。比如说,本来身体就不好、津亏血少的人不宜食用茯苓;或秋燥季节,口干咽燥,并无脾虚湿困,经常使用茯苓会加重燥象。

胃不和则卧不安——失眠从脾胃调治之法

“胃安则眠宁”,只要我们将脾胃调理好了,使脾胃的运化如常,那么想获得优质的睡眠就真的不是梦了。

失眠几乎是现代人最常遇到的问题,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失眠问题。正常情况下,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环境不适而出现的偶尔失眠并不算是失眠的病理范畴。只有经常性的睡不着,才 能称之为失眠症。在中医学里,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

脾胃不和导致的失眠的调养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白领一族容易出现失眠症状,多是因为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脾胃不和造成的。俗话说得好,“胃不和则卧不安”,一个人的脾胃不和,晚上怎么能睡好觉呢?

我有一位白领朋友,按理说他平时工作压力不是很大,天生是一个乐观派。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饮食上无规律,平时不爱吃早餐,喜欢吃寒凉的食物,经常参加各种宴会活动,难免会暴饮暴食。没多久,他开始失眠了。他说自己这几天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觉得排泄道不畅、肚子总是胀胀的,有时候还感觉胸闷、心跳加快,这样他就整晚整晚地睡不着,白天没精神,工作没效率。像他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脾胃失和而引起的失眠。

脾胃不和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呢?脾胃不和,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水湿滞留在体内,体内便湿气旺盛,湿盛而化痰,痰热上扰心神,人便会失眠。脾胃不和的人,往往会出现胸闷、腹胀、口苦、痰多等问题。

对于由脾胃不和 引起的失眠,我们可以选神门穴、内关穴、百会穴、安眠穴,以养心神,再加上中脘穴、丰隆穴、内庭穴,以养脾胃。

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心主神明,心藏神,因此神门穴通治各种神志疾病。神门穴在手腕部,手腕掌侧横纹的尺侧一端,尺侧的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取穴时,可以把手掌朝上,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个突起的圆骨,从圆骨的后缘向上用手按,能按到一条大筋,这条在筋的外侧缘与掌后横纹的交点即是此穴。

安眠穴是经外奇穴,是治疗失眠的经验要穴。它在项部,翳风穴和风池穴之间。取穴时,先找到耳垂后下方的凹陷处的翳风穴,再找到项部大筋外侧缘的风池穴,用手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线的中点处即是此穴。

对这几个穴位,我们可以采取按摩的方法,每天坚持按摩各穴位3~5分钟,或对每个穴位进行温和灸10~20分钟。

心脾两虚型失眠的调养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是心出了问题。别看是心出了问题,但也与脾有关。心与脾是母子关系,心火生脾土,而且心的功能活动也依赖于气血的濡养,而脾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虚则化源不足,心失所养,就会出现失眠的问题。《景岳全书·不寐》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这种失眠属于心脾两虚型的,往往会有多梦易醒,且伴有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证。

对于由心脾两虚造成的失眠,我们可以选神门穴、内关穴、百会穴、安眠穴,再加上心俞穴、脾俞穴、三阴交穴。

心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经穴,是心的背俞穴,像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等证,都可以通过它来治。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 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正坐或俯卧,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每天坚持按摩以上各穴位3~5分钟,或对每个穴位进行温和灸10~20分钟。长期坚持,对改善睡眠状况很有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