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4
1
时尚的《大风歌》
为他准备的谋杀
荷韵
第一副元旦对联
怀念赵寿山同志
启功书法
东山岭奇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第一副元旦对联

第一副元旦对联

宋全忠 赵 航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为了“行夏正,从西历”,决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每年西历(即公历)1月1日为新年(即元旦)。

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旦。这天一大早,巴蜀重庆军政府大门上贴出了“奉新元为正朔,扬大汉之先声”第一副元旦对联。上联表达采用阳历之意,此系蜀军政府秘书院编制局局长曾纪瑞草拟。下联为蜀军政府秘书院院长向楚所对,语出班固《封燕然山铭》:“振大汉之天声”。班固之“大汉”指汉帝国,向楚借此指汉族。元旦这天,重庆军政府人员,包括路过的市民,无不驻足观看这副对联,并仔细品味,异口同声称赞写得好,开门见山,别开生面,有新意,不愧是中华民国第一副元旦对联。

同一天下午,南京各界欢迎孙中山先生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庆祝大会上挂出一副长联:“滚滚长江,流不尽我族四千六百余年无量辛劳无量血,放言觇钟山王气,楚水霸图,半壁奠东南,大野玄黄,已逐秋风齐变色;茫茫震旦,要争个全球八十三万方里自由民意自由魂,举手庆汉日再中,胡虏尽扫,雄狮指西北,卿云纠缦,重安禹甸仗群材。”上联写首义武昌(楚水霸图),定都南京(钟山王气),革命军已取得半壁江山(半壁奠东南),终于推翻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下联庆贺同盟会驱除鞑虏(胡虏尽扫),恢复中华(汉日再中)的政治纲领得到实现,并表示要回师北伐,治国安邦。全联气势磅礡,通达古今,独出己见,充满了对历史性胜利的喜悦之情。虽然有一点大汉族主义的味道,但仍不失为佳联。“震旦”和“禹甸”是中国的古称。“卿云纠缦”是古代歌曲。相传舜要让位给禹时,率百官高歌“卿云烘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示庆贺。与此同时,当时南京尚出现一副元旦对联:“阴历上面注阳历,阳历下脚注阴历,是阴阳不可偏废;旧年前头过新年,新年罢手过旧年,知新旧仍要并存。”这副诙谐的元旦对联,以幽默的口吻强调了“阴阳不可偏废”和“新旧仍要并存”的道理,语带双关,揭示了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兼容性,富有辩证法的意涵。这也是事物发展本身固有的规律,为了使事物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一定要尊重这个规律,按这个规律办事。否则,一切会变得紊乱,当一切都不正常的时候,生活、快乐、幸福等美好的东西就不会存在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