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传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传承
病榻前的神圣“选举”。
“红色精神”将会代代延续。
康桥社区“红色长廊”让居民们感受红色精神。
“郑商瓷”创办人阎夫立和孙子共同研究陶瓷艺术。
“帖老太”帖汉卿一家喜获“红色家庭”。
“老红军”段黎明和四个女儿同唱红色歌曲。
“红色传人”文心怡和爷爷在各自的卫生责任区打扫卫生。
长城社区退伍老兵段殿生和女婿马文辉利用闲暇时间训练巡防队员。

—— 大学路办事处“红色传人”接力“红色精神”

本报讯(记者 陈 靖 安群英 文/图)“老嫂子为大家服务30年,我接过为群众服务的红色接力棒决不走样,做一名优秀的红色传人。”昨日,在金桥社区兑周村4号楼老楼长赵振秀的病床前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选举,为社区服务30年的老楼长因病“退休”,20户居民围坐其病床前,在庄严的党旗下选举新接班人。新当选的楼长赵秀娥在老楼长赵振秀的病床前发出郑重承诺。如今“红色传人”在二七区大学路办事处已经成为一个光荣响亮的名词。

大学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拥有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型”红色资源和2000多户“三代红”、“两代红”式的党员家庭。自去年开始,二七区大学路办事处在社区开展了争创“红色家庭”“红色传人”活动,众多“红二代”“红三代”成为传承红色事业的新生力量。 “红色传人”活动发起人、大学路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海鸥介绍,“红色传人”带头学习不退色、带头发展无止境、带头服务树形象、带头治安保稳定、带头纠风促和谐,首批有60多名红色传人脱颖而出,成为“红色精神继承者、党的形象塑造者、社会建设先行者、社会力量组织者、公共服务提供者”。

新华社区 “红色传人”牛丽娟、程志云爱心接力帮扶智障女郭丽红已有五年。郭丽红因母亲去世精神失常,没有亲人照顾的她到处捡垃圾吃,社区党支部把她送到精神病院,为其募集治疗费用,又撮合她和孤儿周天宝的婚事,请来婚庆公司免费为其举办一场感人婚礼,两个孤苦的人儿有了一个幸福的家。每年春天,郭丽红都要到医院做预防治疗,几位已经是“红色传人”的居民为其忙前忙后 。郑大社区“红色传人”冯凯臣,其外公段黎明是建国前老红军,作为“红三代”,他在学校表现优异光荣入党。每年暑假期间都会主动参加社区的“红色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邻家孩子辅导作业,打扫社区楼院,陪孤寡老人聊天;“红色传人”文心怡今年9岁,不仅是学校的“学习标兵”、社区的“小志愿者”,在家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小家长”。她把家里的卫生环境分成了“共产党员责任区”、“共青团员责任区”和“少先队员责任区”,挂上不同的红色标识,家里每个人都分得一块“责任田”。在社区,她常常主动参与社区的各类义工活动,给社区的花浇浇水,给老奶奶老爷爷扫扫地,社区有活动她总能找到自己能忙活的事儿,是人人喜爱的“小红星”。

“红色传人”们表示,要把老一辈的红色精神代代传下去,让“红色传统有人传,红色事业有传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