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出租车5分钟免费等候取消
举报煤矿违法
最高奖10万元
我省今年完成
医改三年任务
新照旧图记录辉煌“十一五”
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二十九次
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
地铁1号线两期
工程将同步运营
首次全流域核查
黄河入河排污口
河南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解四难
中方关切日核污水排放问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钱从哪里来 人往哪里去 民生怎么办 粮食怎么保
河南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解四难
强化农业支撑:
抓住协调发展总开关

新华社记者 罗 辉 林 嵬

随着建设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十二五”规划,中原崛起的新征程蓬勃开局。“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凝聚力量再出发,努力求解这四道难题。

释放中原优势:

打造更开阔的载体平台

新世纪以来,河南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路子,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省情和阶段性未根本改变。

2010年,河南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293亿元,经济总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五。然而,在质量与效益的坐标系下,数据就并非那么漂亮。

生产总值2.7万多亿元的浙江,财政总收入4895亿元。浙江1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效益相当于河南2万亿元。同处中部的安徽,生产总值1.2万多亿元,财政总收入2063亿元。

如果再除1亿的人口分母,四道难题就愈发清晰:多项人均指标在全国排名居中或靠后。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说:“增长的质量效益不高,财力壮大的能力有限,收入增加的渠道有限,吸纳的就业有限,保障民生的底子就难免薄弱,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也就面临更大压力。”

河南居中国之中,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具备成为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基础和潜力,能否在国家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战略中寻求新定位、捕捉新机遇,河南决策层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构想,并被提升为国家战略。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说:“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区域,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是河南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

专家指出:城乡失衡、经济结构矛盾、农业效益低等是中国面临的难题,中原更为典型、集中,一旦突破,具有标本和示范意义。

强化农业支撑:

抓住协调发展总开关

在取得连续五年稳产千亿斤粮食的佳绩后,一场六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威胁夏粮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体现得最明显。

今年2月,伴随着抗旱应急工程建设的紧急启动,河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拉开序幕。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仕尧说,“十二五”期间,河南水利规划投资将达1497亿元,到2015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将由5080万亩提高到7850万亩,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河南水利建设滞后局面将根本扭转。(下转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