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郑 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5
tpzz1110379
tpzz111038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行走的诗意

诗人吴元成的诗歌有着我所认同的随意性,我一直认为诗歌不能过于沉重,随意性的写诗,诗意在随意之中显示出来。

《行走》涵盖了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鹤壁、新乡、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等18个地市,可以看作诗人吴元成对河南的一次诗意的行走。

对于吴元成而言,有两个地方比较重要,一个是出生地南阳市淅川县,一个是居住地郑州,写南阳的诗歌共计70首,写郑州的52首。可见吴元成对家乡南阳和居住地郑州有深厚感情。

吴元成是一位有心的诗人,诗集《行走》可谓是他蓄意已久的结果。作为诗人,他用一颗诗心打量所行走的土地,用诗意的文字记录所感,天道酬勤,我们有幸看到《行走》中一首首带着诗人智慧的诗歌。

诗人吴元成在郑州生活二十多年,他在《郑州印象》中写出了对这座城市的感受:“见如不见,一切命定”,或许宏大的社会生活对于卑微生存的人们而言就是一种宿命。毫无选择地,“秋天就这么来了”,“秋天的老虎,它不下山,守着/黑暗。”“城市,又一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北方的城市,最难熬的或许就是夏末秋初,人们需要忍受秋老虎的肆虐,城市的夜晚,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一个个夜晚在秋老虎的余威下过去。诗人吴元成从惯常的生活发现了一种无以描述的寻常所见的诗意,大多数时候,诗意并不完全是美好的,难忘的,我们所见的令人悲愤的,惯于被遗忘的寻常所见,往往成为现代诗歌需要刻意保留的东西。

《回宛记》中,吴元成写到:“看到白河,独山,滨河大道/在酒杯上徜徉。在玉镯上徘徊/游子还乡,还有什么/不可以放下”,一句“游子还乡”,将他对故乡的情感表露无遗。白河、独山,是南阳的地理坐标:酒杯,溢满游子还乡的浓浓亲情。

“我说甜,你说涩/二十年过去/还没尝到当年的味道”(《淅川植物·石榴》),“我要在这里死去/守着石头和黄土”(《淅川地名·又龙寨》),“父亲说,老百姓,三尺即高/他在土地中长眠/我在空气里漂浮/我如果死在你怀里/也就是一滴汗珠的高度”(《淅川地名·分水岭(二)》)。我无意再摘录更多的诗句,这些已足以表明淅川对于诗人的重要。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吴元成的淅川系列诗歌就是在完成一种还乡之旅,在回望童年、少年生活的同时,将自己对父母亲人的感情写进诗歌中,读来令人感动和深思。

通读《行走》,每一辑的开篇都是城市印象,可以看作统领全辑的诗作。《行走》透着吴元成作为诗人的智慧,作为河南籍诗人,他对河南各地的民俗、民情尤其是历史文化、历史风物的熟悉和热爱,都在《行走》中有所体现。阅读诗集,一方面享受诗意之美,另一方面可以增长对河南省情和地方风物的了解。

吴元成在《行走》后记中说,“不创新毋宁死,唯思想可以生”,诗集《行走》是“试图用诗歌丈量河南”,正暗合了我对《行走》的评价:行走的诗意,诗人的智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