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实施就业导向的经济政策
社会发展亟须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增强责任意识抓安全 建设平安管城
登封:产城融合打造国际旅游名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实施就业导向的经济政策
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与政策重点 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何以缺少动力 农村土地应实行租赁经营

实施就业导向的经济政策

方福前、孙永君在《教学与研究》撰文指出,在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对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实质性措施,而对充分就业目标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三个目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来说,如何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争取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促进就业的增加。在实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拉动就业的取向,不应该仅仅把就业问题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的附带(或从属)目标来处理,应该从社会稳定、财富分配的角度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树立就业最大化的政策目标。为此,首先要树立就业最大化的执政理念;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对劳动力的吸收程度;另外,还要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与政策重点

  

贺雪峰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撰文指出,基于中国农业的结构和农业在农民收入中的结构这两大基本前提,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不是所谓现代农业,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国农业的主要模式仍应维持目前农民小规模经营的小农模式。从而,中国农业政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当前农民组织的重点并非是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而是要重点加强农村村社组织建设。在当前的中国农村,村社组织是与农村基层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紧密联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比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重要得多。第二,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不应人为干预农业结构的调整,也不要人为地推动不可逆的土地流转。即使微观上合理的这些人为推动,从宏观上看其实并无空间。第三,要限制资本下乡,要防止借发展现代农业来给下乡的资本以各种政策的优惠,将本来应给小农的政策优惠反而给了下乡的资本。限制资本下乡,就必须对资本下乡设限,尤其不能以任何理由为资本提供比对一般小农更优惠的政策支持。尤其要防止海外资本进入农业。第四,中国农业政策的重点和基点必须放到当前中国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特定城乡二元结构和特定小农经济模式的基础上来。 

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

 

鲁西奇在《厦门大学学报》撰文指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统一性”或“一致性”,乃是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实体的中国的“统一性”之长期存在和稳定延续的基础;而在“统一性”的背后,中国内部各区域间社会经济与文化也长期存在着巨大差异,不同区域与人群间也一直存在诸多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在强调并强化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统一性的同时,承认、重视并致力于探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充分揭示其内涵与根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多元而统一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质,更有助于认识各区域、人群间的文化差异及其矛盾、冲突的历史基础与未来前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主要有两方面内涵:(1)景观多样性,包括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以及景观认知与意义的多样性。(2)历史道路与发展进程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历史发展道路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在历史进程中的差异以及影响历史发展诸要素的区域差异。区域多样性的视角与思想方法,试图摆脱以“王朝更替”为中心线索的区域史叙述与阐释模式,强调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内部差异与多元构成,认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并非一条单一的轨迹,不同的区域都可能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何以缺少动力

孔祥敏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撰文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紧迫战略任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然十分困难,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缺失存在着直接关系。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观念上的动力缺失。许多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主要表现为条件欠缺论、自然结果论、转变至上论,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因而在发展观念上就存在巨大偏差,这就必然导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缺少主观能动性。二是利益调节机制不健全:政府推动上的动力缺失。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各级政府的推动作用十分巨大,与此同时,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官员也形成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如果不能对这种利益诉求加以正确引导,特别是从机制体制上加以规范,势必影响到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合理决策。由于当前干部的利益调节机制尚不完善,传统干部政绩考核机制的引导约束力度不足,现有财税体制缺陷固化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一些领导干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上缺乏动力。三是市场竞争不充分:企业参与上的动力缺失。目前,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没有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体系,企业的经营行为被扭曲,技术创新环境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因而中国企业对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转变生产方式的紧迫性不强,从而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参与动力不足。四是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国家发展战略上的动力缺失。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所制定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战略带有明显的赶超和出口导向的特点。时至今日,这种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与此同时其弊端日益显现,对投资和出口过于依赖,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推动力不足,甚至成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障碍因素。虽然近些年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收效不尽如人意,要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解决动力缺失的问题。   

农村土地应实行租赁经营

 

贺长元在《学术界》撰文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广大农村掀起的波澜壮阔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运动,是包产到户,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家庭承包经营30年即将期满,家庭承包经营应转变为家庭租赁经营。土地租赁经营是土地资源开发机制,只出让土地的使用权、用益权,具有返还性。它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属性,使土地资源能得到开发使用,为出租人和国家、集体带来利益,无论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无论农村土地,还是城市土地,都可以适用。家庭经营并非是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家庭承包经营转变为家庭租赁经营,既维护了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又保留了家庭对土地的使用权及农业生产家庭经营的组织形式,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对家庭具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具有土地所有权关系的重新确认,赋予了农民充分使用土地的权利;具有历史传统,不需要改变土地所有关系,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维护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易于理解实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