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新郑聚焦 上一版3
新郑“热”力四射
拜祖邮票尽传中原古韵
名典引动 名媒联播
共同追思黄帝功德
拜祖大典彰显黄金效应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黄帝文化热——
拜祖大典彰显黄金效应
凝心聚力 华夏一统感念祖德 丰韵内涵

华夏源 情系始祖

凝心聚力 华夏一统

“史有明载、地有确迹、代有传说、世所认同”, 新郑作为黄帝出生、建都之地,人杰地灵,紫气氤氲,几千年来吸引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前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郑就有着拜祖的习俗,延续至今。自2006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升为“国典”,连续6年的成功举办,拜祖大典日益成为团结中华民族和广大炎黄子孙的重要精神纽带,而新郑,日益成为全球华人追思先祖功德、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

2009年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讲道:“拜祖为认祖归宗,是一次寻根之旅,希望河南与台湾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1年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梁国扬讲道:“希望通过弘扬这种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两岸同胞能够携手建设一个美好家园,为民族的繁荣和振兴作出努力。所以,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华夏儿女心灵交融的盛典,极大加深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两岸四地的交流与合作,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诚如深圳企业家李雄所讲:“每一次拜祖大典,都是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次推动。”

感念祖德 丰韵内涵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根之所在,心之所向,在这里,儿女齐聚,人才荟萃。大典期间举办的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也成了一个思想交融、丰富黄帝文化内涵的平台。

“黄帝是文化超人,在他身边我们所有想象到的文化产品都一一出现。所以我们说今天在纪念黄帝的时候,发扬黄帝的思想就要记得古代伟大的思想。”国学大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如是说。“中华民族的文明没有消解在其他的文明之中,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自主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有核心文化的支撑,这种核心文化来源于黄帝。”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说。连续五届的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一次次丰富着黄帝文化的内涵,一次次昭示着黄帝文化蓬勃的生命力,拜祖大典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文化气息更加浓郁,文化品位更加崇高。而在大典期间新郑市烹制的文化盛宴具茨山岩画展、《轩辕大帝》剧本论证会,郑州的中原文化周、《水月洛神》专题文艺晚会、中原民间传统文化展演等一系列活动,也促进着传统文化焕发光彩。

一次全球亿万华人瞩目的拜祖大典,一次56个民族团聚中原的兴邦盛会,一次盛世中国寻根拜祖的和谐盛典——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圆满成功。虽然大典已落下帷幕,但是我们仍能发现,人气、景气、牌气、财气、喜气依然在新郑“齐聚”,故里春意盎然。而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崛起,以拜祖大典为契机,新郑的“黄帝文化热、旅游寻根热、投资创业热”,“热”力四射,名动中原,河南沃土,日益散发出勃勃生机!

⇧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在参加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时题词“河洛拜祖、华夏一统”。

⇦4月9日,山东省菏泽市的600多名游客来到黄帝故里寻根拜祖。

各地客商在新郑市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

旅游寻根热——

故里游 风景如画

人气飙升 一线穿珠

据统计,农历三月初三至初八的六天时间里,仅黄帝故里景区就接待游客25万人次,新郑各景区每天都是游人如潮,人山人海。来自上海、广西和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游客和姓氏宗亲团体,以及青年旅行社、中州国旅等组织多家旅行团队纷纷到黄帝故里寻根拜祖、认祖归宗。截至目前,黄帝故里共接待拜祖团5000余人,举行了近50场拜祖仪式。

一线穿珠,多业繁荣。大典聚人气,人气生财气,新郑“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呈现“井喷”现象。各大宾馆爆满;始祖山景区、黄帝故里景区周围的饭店,每天就餐的游客络绎不绝;市内许多商业营业额翻番,红枣等“土产品”更是作为“特色元素”受到大家的喜爱;往返郑州至新郑的公交车发车时间已缩短为两三分钟一班,市区出租车生意更是红火。

完善功能 添光增辉

投资达30亿元的成都新尚置业有限公司旅游文化生态园项目与新郑市政府成功签约,为新郑在文化、旅游、经济等多个领域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与此同时,新郑积极加大旅游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新郑已投入一千多万元的资金对具茨山景区、郑国车马坑景区、新郑市博物馆、欧阳修陵园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预计5月份完成具茨山景区登山步道升级改造,9月底完成郑国车马坑景区、新郑博物馆和欧阳修陵园的升级改造,届时这些景区(点)将会以崭新的姿态、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广大游客的面前。与此同时,作为新郑郑韩文化象征的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环城步道修建已基本结束,遗址公园文化节点展示、绿化、雕塑等工作的规划、设计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遗址公园新姿初现。

投资创业热——

世人瞩 商贾云集

城市名片 新郑优势

丙戌现彩虹,丁亥呈祥云,戊子降喜雨。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那份虔诚,似乎连上苍也为之动容。而随着主办规格提高、媒体目光聚焦、嘉宾阵容强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中原文化的“金字招牌”、新郑的“城市名片”。

作为一个叫得响、应者众的名牌,拜祖大典提高了河南、郑州、新郑在海内外的美誉度、知名度,成为展示中原形象的新窗口。新郑以此为契机,借势拜祖大典,增强发展后劲,日益成为一片投资兴业的沃土,而新郑本身,也的确具备着各种优势——“中、通、古、丰、优、美”。

首先是区位优势,新郑位居中原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四周郑汴洛许环绕;交通四通八达,处在郑州市半小时经济圈内,京港澳高速、107国道、郑新快速通道、连霍高速、郑石高铁、新郑机场等构筑起立体交通网络;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以及神秘的具茨山岩画,让古色古香的新郑别具厚重、博大的魅力;资源丰饶,境内煤炭储量丰富,新郑古枣享誉全球,以食品、烟草、煤炭、纺织服装、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夯实新郑发展之基;“优”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上,新郑市是国家卫生城、中国特色魅力城、中国优秀旅游城,连年获得全国、全省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荣誉称号,招商引资政策独到,西亚斯、华信等高等学府林立;境内山川秀丽,湖泊河流纵横,空气清新,和谐宜居。再加上拜祖大典的影响,新郑日益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

投资沃土 中原雄起

拜祖大典的东风,再加上新郑优越的区位交通、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的产业资源、优良的投资环境,使得诸多华人华侨在到新郑寻根拜祖的同时,被黄帝故里这片投资创业的宝地所深深吸引。他们在祖根之地停下了脚步,加入到建设共同家园的行列中来,庞大的人流和信息流在这里交汇,新郑这座城市更是商机无限。拜祖大典期间招商引资总投资额从2006年的73.2亿元到2011年的223亿元,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从2006年的17个到2011年的38个,新郑,用实实在在的数字,谱写着篇篇文贸衔接、政经协同、以文促经、互动双赢的辉煌章节!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还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宣传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如何让中原经济区真正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等进行探讨。2011年,借势大典,华人华商论坛签约仪式上193亿“大单”花落绿城,世界华商联合会有意就“兴建中华文化寻根主题公园”、“在全省各地发展SM连锁购物中心”等达成投资意向……参与“聚焦河南新面貌、关注中原经济区”的台湾新闻报副总编辑黄义雄感慨地说,河南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领导亲民务实,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河南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中原经济区发展潜力无限!

黄帝肇华夏,拜祖“热”中原。中原大地的文化之力、信心之力、创新之力、复兴之力,也已以神龙翱翔寰宇之势,向世人传递!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