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萨科齐收回成命
何炅的坚持
为商为人
周海婴 我喜欢朴素的摄影
德国官场不是博士“混不开”
墨尔本的宜居秘密
对玫瑰的看法
领导人的数码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领导人的数码生活

余敏

2010年深冬的一天,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来到社交网站“脸谱”当嘉宾。说起退休生活,他得意地自夸说,他现在最喜欢平板电脑iPad。“我是iPad人。”他说。

听小布什这么说,记者们都笑了。谁都知道,布什家的人一向不懂“数码时尚”。老布什当总统时不用手机,也不发电子邮件。小布什直到2005年才有了第一个音乐播放机iPod,那还是他女儿送他的礼物。小布什挺高兴,骑自行车锻炼的时候耳朵里也塞着小耳机,不过,他听的都是老掉牙的乡村歌曲。

白宫里真正的“数码总统”,不是小布什而是奥巴马。他是第一个保留私人手机、经常收发电子邮件的美国总统。博客、微博这些东西,都跟他进了白宫。今年1月底,他在发表国情咨文后,还特意在网上开了场“新闻发布会”,对象是全球网民。他发现,自己在国际政坛上的“知音”越来越多。

美俄总统都迷数码产品

奥巴马迷恋数码产品众人皆知。竞选期间,他靠网络捐款筹集大量资金,用黑莓手机保持对外联络。他查邮件、发表政见、和网民互动,甚至阅读简报,全在手机上完成。

入主白宫之后,奥巴马依然走在数码潮流的前列。他曾将苹果公司生产的音乐播放器iPod送给英国女王,还让白宫发布了iPhone手机应用软件。民众可以和白宫官员网上对话,用手机收看奥巴马重要演讲、新闻发布会实况等。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是个数码产品迷。他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是上网看新闻和博客。他爱射击,家中装了套电脑模拟的射击训练设备。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才上市不久,他就弄了一部。2010年11月,他去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晚宴上抽空打开iPad查看克里姆林宫网站。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坐在他身边,探头一看,夸了句“网站做得真不错。”梅德韦杰夫顺势邀对方去俄罗斯看看。后来梅德韦杰夫访问韩国,得到了一部韩国三星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Galaxy Tab,他试用了一下,评论道:“这款用起来还很方便。”

2010年6月,梅德韦杰夫访问美国,第一站就到硅谷。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亲手送给梅德韦杰夫一部最新款的iPhone 4手机,这可是全俄第一部,梅德韦杰夫笑纳了,顺便邀请乔布斯到俄罗斯投资。在访问推特公司总部时,他建立了自己第一个微博账户,并发出第一条微博,12小时内访问量超过1.5万次。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却没有真正的国产手机。2010年9月,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总裁切梅佐夫与梅德韦杰夫会晤时,展示了其开发的新手机模型,梅德韦杰夫特别高兴,连声询问何时能用上“真家伙”?

62位国家首脑开微博

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一起关注着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微博,三人的“微博外交”挺热乎。奥巴马开玩笑说:“白宫的红机(各国领导人之间的热线电话)已经很长时间没响过了。”罗塞夫当选巴西总统后,梅德韦杰夫和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都用微博向她发出了祝贺。

据统计,世界上使用微博的各国首脑现在已达62位,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也是其中之一。看奥巴马微博的人达到600万之多,人们评价他的微博充满煽情的“口号”式用语。约旦王后拉尼娅被称为“微博女王”,有近137万“粉丝”。在微博上,她描述自己乘坐的直升机“是丈夫驾驶的,他得意地进行特技飞行表演”。英国首相卡梅伦2010年访华,到北京鼓楼喝茶的消息是在微博上最早透露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则是微博“更新王”,微博几分钟就更新一篇,如今有80万“粉丝”。

在领导人的带动下,许多官员也开始无“微”不至。去年12月底,美国东部连降大雪。弗吉尼亚州的赫斯特得知住在新泽西纽瓦克市的妹妹被暴风雪困在家里,就给纽瓦克市市长布克的微博留言:“我妹妹没法出门给孩子买尿片。”布克很快回复:“我送尿片过去,很快会赶到她住的那条街。”

领导一“透明”,特工就冒汗

数码时代,政治家们追求“透明”,却让负责安全和保密的特工们压力陡增。小布什当总统时,开了个博客,在上面伊拉克战事等什么都说。情报部门担心他泄露机密,让小布什把文章送他们“把关”。这一来,小布什没了兴趣,干脆不写了。

2009年1月,奥巴马入主白宫。美国特勤局为他准备了一部具有顶级保密功能的特制黑莓手机,不但经常换账号,还使用特定的软件,所联系人的手机也必须安装同样的软件,双方才能联络。奥巴马后来抱怨说,他对手机已丧失了兴趣:“只有10个人得到授权可以向我发邮件,他们知道邮件会受到审查,因此发的都是‘总统先生,接下来您有一个会议’之类。”

如果技术跟不上,有时也会带来麻烦。2005年,时任印尼总统苏西洛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让老百姓可以“发牢骚”。没想到,一天之内,数千条短信涌来,他的手机就此“瘫痪”。有了前车之鉴,许多领导人后来就不赶这时髦了。

摘自《环球人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