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书疗
假如希望真的能飞
法国葡萄园的采摘日
煮雪烹茶之忆
清朝最倒霉的官二代
胡雪岩三招识人
射向主子那一箭
昏君赵构的另一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书疗

张丽钧

当被忧伤劫持时,我学会了“书疗”。

多少次,我从自家的书架上拣出雨果的那部《悲惨世界》,会晤16岁那年结识的小珂赛特。我要看一看,穿着破旧衣服的珂赛特,还走在去森林里提水的夜路上吗?当这个8岁的女孩提着沉重的水桶走在可怕的夜路上的时候,那只大手有没有悄悄伸过来,使她陡然感到水桶变轻了许多。那只大手,在拿走了珂赛特水桶重量的同时,也拿走了我的忧伤。想起那一年,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先贤祠”前,央人给我拍了许多许多照片,心里有个温柔的声音在说:就当是与长眠在这里的雨果合影了吧。今年初春,一家电视台邀我去担任“西方人文大师”主讲,当得知雨果已被人抢走,我于是选了巴尔扎克,因为讲巴尔扎克注定绕不过雨果。200多年了,悲悯的雨果,一直用他的作品降着悲悯的甘霖,给尘世间焦渴的人们带来福祉。

很久以前,读海子的诗。看他写:“梭罗这人有脑子/梭罗手头没有别的/抓住了一根棒木/那木棍揍了我/狠狠揍了我/像春天揍了我。”我蒙了。伟大的作家总是要“救人”的,可是,海子却说,这位作家是在“揍人”。某一日,驱遣着自己随梭罗再一次走近他那片静谧澄澈的湖水。当听他说“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时,我突然就想起了海子的诗,果真就是被木棒“狠狠揍了”的感觉啊!凛冽中裹着暖意,让你在一个寒战之后不期然看见了枝上鼓胀的花蕾。一个傲然独坐在南瓜上的剪影,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你面前,除了膜拜,你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从台湾来的毛老师认真地问我:“为什么那些在世博会上排队等待的人们不带着一本书呢?”我被问得张口结舌,只能替那些忘了带书的人羞惭。那些在长队里百无聊赖地玩手机的人,舍弃了被好书抚慰一下的美好机缘。

一个评论家的“酷论”说,好的阅读就是引燃的炸药,它会在你心里炸出一个大坑,并在你身上留下终生难愈的无数细密难言的伤口。检点自己的心与身,发现它们幸运地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大坑”与“伤口”。我想,生命若想与“浅薄”决裂,大概离不开这样的“大坑”与“伤口”吧?好的书,会以撕裂你的方式,拯救你。

书可疗伤,书可疗俗,书可御寒,书可祛暑。海子走时,带了4本书,他肯定是打算到那边去精读的吧?真想知道,那根棒木,可又幸福地揍了他?

摘自《青年文摘》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