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郑州慈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 让这片土地新生
郑州
2
慈善
郑州慈善总会主办 捐赠电话:68665308 求助电话:68665328 捐款账号:90501880190000401 开户行:郑州银行互助路支行
ZZRB3
头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汶川地震三周年
爱 让这片土地新生
这三年 这些人 这些事

本报记者 李娜 文 李焱 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山河移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

今天是2011年5月12日,距离汶川地震整整三年。这三年,汶川经历了浴火重生,展现了蓬勃恢复的新颜;这三年,爱心人士用行动关注着那里的人、那里的重建。

回望三年,拯救生命、家园重建、精神续延。

回望三年,重建与复兴是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精神与物质的凤凰涅槃。

这三年,从悲壮走向豪迈,见证伟大奇迹,也应见证希望。

我们回顾着三年前郑州市民纷纷解囊,积极奉献爱心的各个场景;我们回味着,那些人、那些故事;我们欣然看到,爱,让汶川,浴火重生。

这些人:用爱筑起最坚固的城墙

三年前的5月12日,山川抖动、大地战栗,霎时间的震撼撕碎了绿色的家园,万千幢耸立的大厦化作断壁残垣,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撒手人寰……地震的余波还未散尽,郑州大地已响起了救援的集结号,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善良的军民汇成了千军万马,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搏斗,在废墟中,用一双双温暖的手,筑起“大难兴邦”的不倒长城。

三年后的今天,四川汶川,孩子的面庞又绽放出微笑,男人女人们又挺起了坚强的脊梁。他们擦去泪水、按捺悲伤,将无尽的伤痛化为无穷的力量,与全国人民一道,在废墟上一砖一瓦建起新的家园。

三年,那么短,又那么长。

爱,是重建工作中,最坚固的精神城墙。

让我们一起回忆三年前的各个瞬间,让我们一起铭记那些奉献爱心的单位和个人:

2008年5月12日下午:

汶川地震消息传来,郑州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了救助电话和捐款账号,并承诺:社会各界为此次地震灾区捐赠的资金和物品,将全部用于本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群众。对接收捐赠及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2008年5月13日,震后第二天:

郑州慈善总会募捐部部长严文川组织并亲历了整个捐款的过程,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后说:“震后第二天,全市就掀起了捐赠的狂潮,从郑州各县(市)、区赶来郑州慈善总会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络绎不绝,两部捐赠热线铃声更是不断。社会各界群众对灾区人民的那份牵挂和深情厚谊时时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向灾区捐赠100万元善款;

郑州天方集团有限公司捐赠30万元;

河南省春晖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

郑州鑫地酒店管理公司组织员工捐赠31059.50元;

管城回族区紫南办事处组织辖区群众捐赠41703元。

截至这天下午6点,郑州慈善总会共接到35家单位、个人捐款1551318.30元。

2008年5月14日,震后第三天:

截至5月14日下午7点,当天共收到107家单位和个人捐款167410.50元。严文川回忆说:“这一天,很多步履蹒跚的老人、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们为灾区捐款捐物,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2008年5月15日,震后第四天:

“这一天,我们在不少地方设置了捐赠点,在每个捐赠点上,前来捐款的市民都排起了长队……”同是郑州慈善总会募捐部的靳骞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感慨,“从企业到社区,从机关到学校,从职员到市民,从政府工作人员到文艺工作者……纷纷自发为灾区捐款捐物,现场涌动着一片融融真情。”

数字是枯燥的,然而数字又是最具有说服能力的:这一天,郑州市委组织部行动起来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待献同志及其他部领导带头捐款,表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浓浓爱心,活动共募集善款10500元。

郑州市民政系统行动起来了,局领导及系统内各单位领导、职工纷纷慷慨解囊,共募集善款267435元。

郑州市团市委行动起来了,组织全市少先队员开展“阳光少年平安行动暨红领巾心系灾区捐款仪式”,向全市少先队员讲解地震科普知识,加强少年儿童自救自护教育并向地震灾区捐款21万元。

截至当日下午6点,当天共收到全市各界80余家单位、个人捐款764291.74元,募捐总数达到2483020.54元。

2008年5月16日,震后第五天:

“我们深刻地感觉到了全市人民的爱心,我们的募捐电话响个不停,下班时间延长不少。但是作为一名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我觉得我们的加班加点,也是对震区的一些奉献。”郑州慈善总会募捐部的杜霏霏如是说。

在这一天,郑州市政协300多名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职工和退休人员共捐赠善款494200元;

城开集团开展“心系灾区,祝福汶川”募捐活动,集团捐赠10万元及价值3万余元的衣服,公司员工现场捐赠8万余元;

正道花园商厦、正道中环百货举行“向地震灾区捐款暨向贫困儿童慈善资助仪式”,向地震灾区捐赠7万元,并组织集团员工为地震灾区现场捐赠5万余元;

截至5月16日,当天共募集善款1095328.03元。

5月17日之后,距离地震的时间虽然越来越远,但是市民的爱心却一直在传递、在沸腾:

5月19日,一家酒店一大早就组织厨师、服务员等为地震灾区捐款26932元;河南科辉实业有限公司捐款1万元;河南林记盆景美食有限公司也把当天的营业款及员工捐款共计22848.7元捐给灾区人民。

5月20日,郑州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112022元,全部用于资助四川地震中受灾的参加2008年高考的孤儿;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向地震灾区捐款10311.20元;河南弘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捐款30441元。

5月21日,豫丰源酒店组织员工向地震灾区捐赠,共捐赠42200元。

5月22日,郑州二砂寄宿学校的全体学生向灾区捐款21317.6元;田园麻辣铺也把当天营业额1392.5元全部捐献给灾区群众。

短短几天,郑州慈善总会共募得善款7225685.65(包括实物折价),郑州慈善总会向汶川地震传递过去饱含着爱心的善款共8420904.45元。每一元钱,都凝结着郑州市民的爱心,每一元钱,都注满了郑州市民对汶川重建的希望。

这些事:感动了他人 感动了郑州

依然记得,地震刚刚发生的那个雨夜,余震不断。从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公路上,上千辆出租车自发地送伤员;成都的各个献血点,成千上万名市民闻讯而来,伸出胳臂托起生命的希望;全国各地抗震救灾的队伍奔赴灾区,汇聚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巨大力量。

那是远在震区的情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郑州慈善总会,也上演着这样一幕幕催人泪下、让人感动的瞬间——

小学生来了,她捐赠了自己的获奖奖金——2008年5月14日,郑州市中原区互助路小学分校的学生刘媛琦来到郑州慈善总会,捐赠了自己在“环保袋设计大赛”所获得的奖金300元,并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致汶川亲人们的一封信》,鼓励地震灾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及亲爱的小伙伴们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并祝愿灾区人民早日回到美丽的家园。

劳教所的服刑人员来了,他们带来了对灾区人民的爱心——2008年5月14日晚上,白庙劳教所的范方华、万里红两位正在劳教的服役人员在警员的押解下来到慈善总会,每人捐赠了500元善款。白庙劳教所的大部分劳教人员在警员的组织下,开展了为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活动,共收到劳教所干警、劳教人员捐款25528元。

书画家们行动起来了——5月17日,我市爱心书画家与郑州慈善总会联合举办了“为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义捐笔会”,闻说这样的活动,我市著名书画家纷纷积极报名,周济人、禹化兴、吕致远、张保才等二十余位书画家共捐赠书画作品30余幅。书画家周济人说:“作为书画家,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我们的心情。我们将通过慈善总会将善款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此次书画义卖共募善款69871.6元。

老年公寓的老人们在行动——住在郑州市晚晴山庄老年公寓的王老先生依然记得三年前的情景,他的生活并不宽裕,不高的退休金不仅要维持他的生活,患高血压的他还要每月买不少药。“那天我正在输液”,回忆起来,王老先生说,“老年公寓正好组织捐款,一听说,我就让工作人员替我带过去500元钱,我退休金不高,但是我觉得汶川人民更需要帮助。”和王老先生一样,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将1000元投进募捐箱并动情地说:“看到电视上灾区人民的情况我很心疼,他们此时比我更需要钱来重建家园。 这些钱是我平时积攒下来的,捐给灾区的群众吧。”此次活动,老人们共捐赠善款5231.1元。

今年已经仙逝的郑州市著名书画家龚柯先生,在2008年的5月20日90多岁的他颤巍巍地来到了紫荆山广场举办的“中原情大型抗震救灾义写义画活动”现场。他和唐玉润等百余位书画家拿起手中的画笔,创作出百余幅优秀作品,全部赠送给现场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爱心人士。当年93岁高龄的龚柯老人冒着酷暑倾情泼墨,用自己的方式给灾区人民以支持。龚老先生动情地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这次灾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我们每一位书画家的心。我想为灾区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献一份爱心,尽一份力量。”此次活动现场,共募集善款12126.7元。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纷纷献爱心——2008年的六一儿童节,也因为有孩子们爱心捐款而变得异常的温情。那天,郑州市的孩子们在欢度自己节日的同时,也不忘记向灾区小朋友送上祝福与温暖,在郑州慈善总会设立的募捐箱前,小朋友和家长排起了捐款的长龙,纷纷为灾区的小朋友献上一份爱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重返课堂。此次活动共募集善款7083.80元。

演艺界的明星们在行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迷擂台赛的明星擂主们自发组织,于5月14日、15日在大石桥、紫荆山公园等戏迷经常聚会的地方举办了三场赈灾募捐义演。著名笑星范军、各明星擂主及一些小擂主纷纷来到现场,义演并现场捐赠。观众也纷纷慷慨解囊,有些观众感动得几度落泪。此次《梨园春》戏迷擂台赛赈灾义演共募集善款5万余元。

郑州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在行动——对于他们来讲,他们不仅是这次爱心抢跑的见证者,也是市民爱心的承载者和亲历者。2008年5月12日之后的那一周,是郑州慈善总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最为繁忙的日子,每天早上七点上班,每天晚上10点还在办公室,募捐电话响个不停,接电话接到手抽筋,中午统一在办公室吃盒饭,不管郑州市哪个地方有捐赠活动,他们都第一时间赶到……靳骞回忆起来,感慨地说:“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一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但是我们都没有怨言,我们看到了不少市民自己生活都非常困难,却愿意来帮助汶川地震中受难的人们,我们一次次感动得流着眼泪,收着市民送来的带着体温的善款。”

故园断肠处,日夜柳条新。在灾后重建的日子里,一幕幕感人的画面继续书写:十万援建大军赶赴灾区,灾区干部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顽强地站起来,与援建者一起携手重建家园。于是,吉娜羌寨炊烟又起,映秀镇展现新姿,北川新县城傲然矗立……

而郑州市爱心一直持续到三年后的今天,三年前,郑州慈善总会用倡议捐款、管理善款、及时交送这样的方式来替市民表达对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的关怀;三年之后,郑州慈善总会依然关注着汶川重建,关注着汶川人民的情况。

那些见证:汶川 在爱中新生

三年,一个婴儿已经可以学会行走;三年,一个孩子可以读完初中;三年,一个城市从当初的满目疮痍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镜头中,千亩桃林环绕着蜿蜒的山路,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掩映其中。

电台中,汶川人挺直了脊梁,诉说着他们家乡的变化,他们生活的改变。

就在汶川地震三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至9日到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于9日下午在都江堰市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那么,郑州市援建的彰明、三合、青莲、九岭四个镇情况如何?郑州人民的善款用的怎么样?

重走江油的本报记者带来了好消息,她说:“郑州援建的泉水小区已成为青莲镇乡村旅游的核心区。”

原来,泉水小区是青莲镇灾后重建的18个农民集中小区之一。据介绍,这个地方原来分散居住着6户村民,住的都是土墙小青瓦房,地震中损毁严重。地震后郑州援建了小区道路、绿化、广场、排污整体设施,搬进小区的村民已达28户。

沿着平坦的水泥道路攀至山头,两旁是1000多亩桃园和新发展的花卉苗木带,据了解:2008年做了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规划这个村重点做乡村旅游,后来地震,计划搁浅。灾后重建时,郑州援建队伍将建设和产业结合起来,进行了统一规划。现在每户的房子基本是110至120平方米,统一的格局和风格,一层是小铺面,二层是住房。道路修通了,环境变好了,来这里投资的企业也多了起来。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多元。

“现在这里成了漂亮的小区,房子用的是牢固的混凝土,门前是健身广场,家家种了果树实现增收,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感谢郑州人民帮我们重建了家园。”王大妈是这里的居民, 她告诉记者,泉水小区的村民会永远铭记郑州同胞的恩情。

位于绵阳市和江油市之间的九岭镇,是绵阳、江油的菜篮子。地震毁坏了菜地的基础设施,郑州投资460万元建设了九岭蔬菜基地的配套设施,还改造了提灌站,有效改善了灌溉条件,使以前不能种蔬菜的土地现在有了条件种蔬菜。援建之后,全镇的蔬菜面积增加了2000多亩。

这些都是郑州科学援建的缩影,不仅要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还要帮他们过上好日子。现在,成千上万的江油人正切切实实感受着身边的“郑州能量”。

在河南援建江油的18支省辖市援建队伍中,郑州对口援建的三合、彰明、青莲和九岭四镇总面积179.5平方公里,占江油市面积的7%;总人口18.69万人,占江油市人口的21.5%。

援建之初,郑州市援建前线指挥部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中心,带领全体人员深入乡镇、农村、企业及学校、医院、敬老院,听取群众和乡镇、企业干部对援建项目的愿望和意见,归纳整理,专题研究,明确援建项目,为援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10月30日,郑州市援建江油市青莲镇小学暨青莲镇中心卫生院开工奠基,标志着郑州市援建江油恢复重建项目拉开序幕。近两年时间里,郑州共实施了总投资1.3亿元、53个援建项目,涉及居民集中点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敬老院、卫生院、安全饮水和提灌站修复工程,均是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

2008年,当时代表郑州市前去江油的郑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万民说:“当年,我们带着凝聚郑州全体市民对江油人民的爱的善款来到这里,看到江油当时的满目疮痍,我们都下定决心,要让这里的百姓重新过上好日子,不辜负全市人民的爱心,更不辜负国家的希望。”三年后,江油市委书记颜超如是说:“在郑州的无私援建下,四个乡镇住房重建提前完成,受灾群众提前住进了漂亮的房子;群众就医、教育、养老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提前20年有了舒心舒适的公共服务环境。”比国家提出的“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再提前了4个多月。科学高效的“郑州援建模式”,为江油市在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提供了强大支持。

三年,1095天不算漫长、1095天是一段永恒的回忆;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生者的脚步还在继续;痛苦的记忆应该忘却,坚强的精神还要传承。

爱筑起了坚固的长城,三年前,那些奉献爱心的市民和单位应该笑慰:你们的善良、你们的帮助,不仅筑起了汶川的一砖一瓦,更筑起了这里人民的信心和生活的希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