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记住生命中的掌声
鲁迅的消费观
丘吉尔最后一次演讲
周涛:人生就是蹦极
法国农民担忧城里人下乡
美国高中生也为名牌大学狂
是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都灵大学门前的鹰和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鲁迅的消费观

段慧群

在《鲁迅日记》、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鲁迅先生的娱乐》中,鲁迅衣食住行的一些细节被记载了下来,折射出鲁迅特有的消费观。

在很多方面,鲁迅的生活是节俭的,朴素的。

鲁迅不讲究衣着,青年时,从端午到重阳,他只有一件廉价的羽纱长衫。

晚年时,他的衣柜里衣裳很少,都让待客的糖盒、饼干筒、瓜子罐给塞满了,在冬天,他穿黑石蓝的棉布袍,头戴灰色毡帽,不用围巾和手套,脚穿黑帆布胶皮底鞋。鲁迅喜欢北方口味,怕开销大,没请北方厨子,平常在家吃饭就只有素炒豆苗、笋炒咸菜和黄花鱼三碗菜。他爱吃糖果,只挑便宜的买。他喝清茶,家里不预备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他备有两种烟,一种价钱贵的,用来待客,一种便宜的,自己抽。鲁迅家没有沙发,客厅没有地毯。鲁迅住在上海9年,从不游公园。鲁迅常常寄书,包书纸都是从街上买东西留下来的牛皮纸。

在有些方面,鲁迅的生活又是阔绰的,讲究的。

鲁迅很喜欢北方饭,萧红到他家做客,一提议做韭菜盒子等,他必然赞成。他爱吃火腿等精美肉食,素的菜蔬和隔夜的菜,他不大吃。有客人来的话,鲁迅家的菜食很丰富,有鱼有肉,都用大碗装,起码四五碗,多则七八碗。

鲁迅喜欢喝酒,常喝半小碗或一碗花雕。鲁迅请朋友下馆子总去知名饭店,花费不小。常有他所关心的青年朋友寄居其家,周建人一家及别的朋友也常在鲁迅家吃饭。

鲁迅喜欢住宽敞的房子,几次搬家后,最后选定大陆新村九号,这是一幢水、电、气齐备的三层楼的阔大建筑。鲁迅给儿子海婴买了很多玩具和用具,很舍得花钱。

鲁迅先生喜欢购书,平均每月要花90多元。鲁迅喜欢看电影,因为在人群中会遇到识与不识、善意或恶意的难堪的研究,所以常买价高的好座位,这样可以高高兴兴地看,也可以照顾到患近视的许广平;往返要乘汽车,很少坐电车,黄包车更不肯坐,因为遇意外逃躲不方便。

鲁迅和海婴多病,常请日本医生出诊,诊金颇高,医药开销不小。鲁老太太和朱安夫人在北京家中,她们的日常开支由鲁迅提供,鲁迅每年还向绍兴朱家和周家寄钱,鲁迅常常接济同住上海的周建人,也常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慷慨资助。鲁迅常常直接资助文化事业,如版画出版。

由此看来,鲁迅既不主张对物质财富一味地节约吝惜,也不赞成对物质财富无节制地消耗。

他在某些方面的讲究,是折射他的生存环境、生命情趣和为人境界的。

他倡导“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既不为清贫所迫,又不为物质所累,体现了他的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鲁迅拥有的是一种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摘自《大公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