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闪电“提退”是对干部任用的亵渎
人均38.67万薪酬像一把尖锥
“故宫建福宫风波”伤的是社会诚信
对职业的期望折射公众价值观
社会文明
不能依靠“断喝”前行
药价扭曲幕后推手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故宫建福宫风波”伤的是社会诚信

近日,故宫否认建福宫成为顶级富豪私人会所。但一名知情人爆料称,他与百余名长江商学院CEO班学员均收到一份徽标为紫禁城建福宫的《入会协议书》。他透露,故宫下属的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公司表示成为会员可享受在建福宫宴请、开会等服务。会员需按期交付年费。(《新安晚报》A12版)

为了掩饰一个谎言,就可能需要一千个谎言。面对知情人的曝光,刚刚还信誓旦旦一口否认的故宫,不知又将做出何种回应?

从故宫被盗的“笑话”到“错字”风波,再到建福宫成为顶级富豪私人会所传言的一波三折,可以说,故宫从来没有如此被认真地“烘烤”过,其头顶上的华丽光环,只是更无限膨胀着公众的重重疑虑。

首先,当故宫建福宫与私人会所之间的亲密关系渐渐变得清晰时,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还有多少稀缺珍贵的公共资源正在沦为少数人的特权?这是一个问题,而类似的问题和现象恐怕不仅仅只发生在故宫的头上。比如曾有报道称,杭州西湖的诸多名胜古迹早已变身少数人进出的“乐园”。

再说,建福宫变身私人会所是一回事,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撒谎是另一回事,而后者更加令人难以接受。不知道遮遮掩掩是否是一种习惯,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一味地回避显然不是良策,更多的事实只会将撒谎者一步步逼入墙角,直到纸里的火苗烧出。真正令人担心的是,当自欺欺人的否认一次次上演,损害的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公信力,更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土壤;当堂堂公家单位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撒谎时,所谓道德的血液是那么奢侈。连正视问题的勇气都没有,很难想象当事方会有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气魄。

故宫建福宫风波终究会过去,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在这样一起风波与争议之中,充分理清背后的伦理道德问题,比如稀缺公共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反思社会诚信与道德血液的浓度、政府公信力等,并探索第三方调查处理以及问责机制,给公众一个交代。

新 魁/文 乃 玲/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