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新郑影像 上一版3
魅力旅游绽放光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到新郑去——
魅力旅游绽放光彩
游客在市博物馆参观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典型器物石磨盘、石磨棒等,它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
具茨山远眺。

公元1613年5月19日,“游圣”徐霞客推出了《徐霞客游记》的首篇。

公元2011年5月19日,中国将开始每年一次的“中国旅游日”。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中华山水壮丽秀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您迈着轻快的步伐,踏上旅游的征程,新郑的大门已经向您敞开!

新郑位居中原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四通八达,京港澳高速、107国道、郑新快速通道、石武高铁、郑尧高速、新郑机场等构筑起立体交通网络;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以及神秘的具茨山岩画,让新郑别具厚重、博大的魅力;境内山川秀丽,湖泊河流纵横,有4A级景区黄帝故里、3A级景区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郑国车马坑景区等多处优秀景点,也诞生了子产、韩非、白居易、李诫、高拱等众多的历史名人,是中国特色魅力城、中国优秀旅游城。连续6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更让新郑享誉全球!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在“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新郑,就如徐霞客开篇所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在5月19日当天,新郑市将组织全市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农家乐在炎黄广场举行大型宣传活动,届时将现场发放价值10万元的旅游优惠券,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和农家乐也将推出特价房、特价菜等旅游惠民措施。旅游日当天,在新郑还可以免费参观博物馆、免费鉴定文物,免费参观欧阳修陵园、免费学拓片,免费游览泰山村……

环视新郑,碧波荡漾的溱水和洧水环城而过,郁郁葱葱的郑韩故城城墙环绕城区,红花烂漫绿草如茵,彩砖步道趣味盎然,蓝天碧水相映生辉。黄帝文化寻根游、郑韩文化探古游、枣荷文化生态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更让您通透古今、览尽芳华!

旅游业是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带动性强的综合型新兴产业。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新郑市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大力构建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打造“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璀璨夺目的景点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与拜祖大典彰显的引力效应、带动效应相呼应,提升了新郑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了新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古韵与山水同在,和谐与风景共存。朋友们,探华夏之源请到新郑来,寻民族之根请到黄帝故里来,热情好客的新郑人民欢迎您!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是国家4 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面积7万平方米,分中华姓氏广场、黄帝故里祠区、拜祖广场区,构成天、地、人三大板块。黄帝宝鼎为三足圆鼎。鼎腹有九龙,寓示九州;龙首有宝珠,象征国家之光;鼎足为熊足,寓意黄帝立国于有熊。

郑国车马坑景区中的中字型大墓是目前发掘出的第一座春秋时期带墓道的大墓,总长45米,葬有40多辆形式多样、装饰各异的车辆,是难得一见的春秋车辆奇观。目前郑国车马坑景区正在升级改造,将于10月份正式向游客开放。上图为中字型大墓改造后一期效果图。

⇧新郑市东入市口“天圆地方”广场花园的系列雕塑场景,展示出新郑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风采。

⇦1961年, 郑韩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目前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具茨山岩画的发现,为研究黄帝文化和中华文明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轩辕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庙之一,全浑石结构,门楣上雕刻着五帝时期的象形文字,代表着“日月同辉,天地共存”。

⇧新郑距省会郑州38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郑尧高速和石武高铁等国家重要交通干线纵贯全境,形成了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三港合一、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2010 年被河南省旅游局评定为“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特色旅游村,该村种植樱桃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集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本报记者 陈扬 赵杰 边艳 高凯 李伟彬 刘栓阳 通讯员 高沛 白晓洁 文/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