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锋 宋建巧 文 唐 强 图
一日长安,过往千年。
往返于西安古城墙,你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穿越时空的感觉:墙内,钟楼等秦砖汉瓦廊檐建筑遍布街区,吟唱着曾经的君临天下、汉唐长歌;墙外,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现代经济的标牌闪耀在云天之间,倾泻着现代城市的喧嚣与繁华……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务院明确定位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是西安在国家发展中战略地位的强化,也意味着西安承载了新的历史使命。
西安,这座一千多年前就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世界四大都会的城市,从历史厚重中走来,和着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节拍,再一次复兴起国际化大都市的光荣与梦想。
“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这是国务院对西天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也是对西安的战略定位。”作为西安市十二五规划起草人之一,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惠应吉对西安的“家底”和蓝图了然于胸。循着他的描述,我们从历史渊源、城市禀赋、现有基础、未来发展和影响力等维度审视西安,发现这座千年古城从未沉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距离也并不遥远。
“国家对西安的定位很清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落实好、建设好。”惠应吉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将重点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支撑、板块率先战略,基本形成一城多核、山水同构、组团发展,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框架。
西安被誉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这是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优势。西安市统计局局长李利民认为,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旅游资源中国领先、世界一流,这是西安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优势。在用国际化视野思考和谋划发展中,西安人首先唱好“历史戏”,描好“山水画”,努力彰显“华夏故都、山水之城”的城市特色。他们计划将皇城区建成世界一流和最大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展区、体验区和旅游休闲步行城区。为了这个气势如虹的计划,西安市政府已从皇城区外迁,以带动更多单位为皇城区的保护和建设“让路”。而秦岭绿色屏障的开发利用和“八水绕长安”美景的回复,也将充分展现“山水秦岭、人文西安”的独特魅力。十二五期间,该市还把旅游业放在支柱产业的首位,这在西安市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
从开发区到开发新区的理念创新,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实践的又一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忠民教授认为,开发区与其说是新区,不如说是新城——强调生产和消费并重,不能只发展产业。本着这样的发展理念,《西安市开发区条例》被重新修订,建立全市开发新区的发展协调机制,逐步解决开发新区行政管理权与经济管理权脱钩的问题,增加开发新区对规划区域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使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等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还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新近组建的国际港务区,也设定了先建港再建区最后建成大西安东部新城的发展路径。
西咸一体化,是西安拉大城市框架、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路径。
西安和咸阳,直线距离仅25公里,具备融合发展的先天条件。采访中不少陕西人都谈到这样的公式:西安+咸阳=长安。事实上,不论是大西安都市圈还是长安,都承载了陕西人复兴汉唐雄风再创辉煌的光荣与梦想。
早在2002年年底,西安、咸阳两市就签订了经济一体化协定。但两座千年古都由此开启的联姻之路并不平坦。“咸阳过去虽然也想傍西安而发展,却担心自己被西安‘吃掉’。”曾任咸阳市委书记的张立勇曾这样表示。西安虽然也想借此拉大城市框架,却担心优势产业向咸阳流失。时间在犹豫和彷徨中缓缓流逝几个年头,西咸一体化仅仅实现了电话同号、农产品检疫同步等,畅通两市的世纪大道一度变得坑坑洼洼,其他实质性的融城计划多数沦为坐而论道。彼时,媒体曾发出“咸阳和西安究竟有多远”的感问。
一体化的复杂心理和进程,因国家对西天经济区的批复而转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告诉记者,2010年年初,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西咸办)暨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此举被称为西咸一体化的“实质性破冰”。“一办两区”既可充分发挥西安和咸阳两市的优势,又避免了体制上的矛盾,将行政成本降至最低。西安市市长陈宝根说,沣渭新区要建成西咸一体化的引领区和示范区。咸阳市市长庄长兴更表示,咸阳市要以大都市、大产业、大发展的意识,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发展的藩篱一旦破除,一体化的进程势如破竹。继“实质性破冰”之后,西咸新区也将于近日正式挂牌。张宝通表示,从原来的西咸办到现在的西咸新区,西咸一体化的组织架构由虚变实,这是一次进步,一次提速。截至目前,连接西咸两市的干线公路通道已增加到13条,连接两市的渭城桥和秦都桥从本月免费通行,轨道交通项目也将于下半年开工。循此节奏发展的西安和咸阳市,也逐步尝到了一体化发展的甜头。咸阳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发展科张军红告诉记者,西安发展的辐射、溢出效应已开始流进咸阳,西瑞集团、西电集团等100多户西安企业转驻咸阳。而咸阳对西安的服务功能也进一步显现,“休闲餐饮娱乐”品牌在西安逐渐叫响,农副产品大量进入西安市场。
古都花开,春满三秦。4月28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园迎宾,来自世界各地的园艺齐聚古都,“一日看尽世界花”成为现实,《送你一个长安》的主题歌再次点燃世人对西安的憧憬与向往。
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西北地区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世界性展会,被认为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一次新脉动。
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在开园式上的欢迎辞,进一步放大了这一脉动的效应。他诚挚欢迎海内外朋友走进陕西、走进西安,检阅世界园艺的最新成果,感受华夏古都的独特魅力。陕西省和西安市将让大家在古城西安感受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巨大成就,体验一届成功精彩、特色鲜明、美好难忘的世园会,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同国内外园艺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同国内外各界的了解和友谊,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实,早在申办工作启动之时,西安市就把世园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心办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盛会,全面展示西安发展的新成就、新形象、新风貌。而开园后摩肩接踵的游客,也以同样的热情回报了西安人的努力。开园以来,游客数量不断攀高,最多的一天达到13万余人。
3
一次新脉动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人人有责,每一个西安人都要按照国际化的标准衡量、检验并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每一位西安人都应该树立国际意识、具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气魄”“只要你立足岗位,精益求精地做好了本职工作;只要你每天‘红灯停、绿灯行’按照国际化标准的斑马线穿越马路;甚至,只要你给造访我们城市的外来游客一个会心的微笑,就是你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作出了贡献。”……西安市政府网站上一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人人有责》的文章,展现了西安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素养和气度。而记者在西安采访的经历,也同样被这种素养和气度所感染和感动。
“西咸一体化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但还有些慢,一体化的步伐应该更快更大。”张宝通副主任的话语,表达了三秦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渴望和急切之情。
“接受你采访的过程,也是我推介西安、介绍西安的过程。”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惠应吉不但不计较记者对他姓氏的误读,而且还在下班时间等待记者的到来。如此心魄和气度,令人感佩。
“我是×路公交车,请跟我排队上车。”作为城市主人的市民,也逐渐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素养和气度要求自己,身边的文明现象随处可见。
……
结束语
历史已经过去,历史仍在展开并继续展开。在过去与展开之间,是人类与城市互动演进的实践和一件件具体而生动的事件。这些实践和一件件具体而生动的事件,不仅记录着过去,更创造着未来。
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件件具体而生动的事件,必将把气势恢宏的规划和蓝图,一步步变换成点亮三秦大地的动人场景。
相关链接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该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到2020年,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本采访报道得到陕西省社科院、西安市发改委、西安日报、中兴通讯(西安)、比亚迪(西安)公司、咸阳市发改委、咸阳日报等单位有关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