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教育发展理念 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推进司法公正
依法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用特色园区撑起产业集聚区半壁河山
坚持党建带工建 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坚持党建带工建 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

李元法

近年来,郑州市总工会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为主题,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为目标,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努力推动实现“两个普遍”(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举全会之力,吹响了建会和建制的“集结号”,进一步扩大了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了工会组织凝聚力,推动了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落实责任制,坚持“四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郑州市总工会领导高度重视推动实现“两个普遍”,把它作为“固本强基促发展、推动工作上水平、服务大局树形象”的一件大事来抓。

二是人力到位。郑州市总明确要求各级工会主席是实现“两个普遍”的第一责任人,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主席全力抓、主管部门主动抓、其他部门协同抓、全市上下合力抓”的工作格局。

三是财力到位。“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的重点在乡镇(街道)工会,为着力改善这一级工会的工作条件,郑州市总在集中行动中,紧密结合开展“六好”乡镇(街道)工会建设,坚持以奖代补、加大投入,为175个乡镇(街道)工会配备了电脑、打字机等设备。

四是责任到位。郑州市总工会与市属16个县(市)区、开发区的工会主席签订“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各县(市)区工会要使本区域内的企业做到应建尽建,截至目前,郑州市基层工会组织已达到16963家,基层工会涵盖单位25708家,工会会员达到1419115人。

二、扩大覆盖面,把好“三道关”

一是把好“普查关”。只有底子清,才能方向明。郑州市总工会以实现“两个普遍”集中行动为契机,组织万名工会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大调研、大普查,切实澄清全市基层单位的分布和家底,同时组织精干力量集中分类核查,综合分析,使普查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遗漏,全面覆盖。

二是把好“组建关”。针对普查出来的外资、非公有制企业和改制企业组建工会难的问题,我们下大力气实施“攻坚战”。第一是争取支持。在推进非公外资企业建会中,我们主动与企业联系,提供相关法律依据,依法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第二是凝聚职工。我们从激发职工的愿望入手,印制了各种宣传资料,向职工讲解工会与职工的关系,调动职工入会积极性。第三是源头介入。企业签约项目刚落地或是刚开工,上门宣传紧跟进。第四是营造环境。市总和各县级工会主要领导亲自出面、上门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我们通过各项服务,提升工会的影响力、亲和力、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2010年,全市新建基层工会组织1551家,基层工会涵盖单位净增1873家,工会会员净增109182人。

三是把好“录入关”。郑州市总工会按照全总提供的非公法人企业名录逐一进行核查,并指定专人负责,对全市数据管理员进行技术操作培训,配备必要设备,准确无误的做好了相关数据核查录入工作。与此同时,还相应做好了市总内网数据的录入,从2004年开始,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建起网上工会组织和会员基本情况数据库,把基层单位、基层工会组织情况、职工和工会会员个人信息全部录入到网上,为各级工会领导查询和实施动态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探索新思路,做到“三结合”

怎样才能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和生命力,始终是我们郑州市总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并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做到了“三个结合”,不仅真正使企业工会建起来,而且使其转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一是坚持“党建与工建”相结合。在工作中,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主动加强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联系沟通,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推进社会领域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格局,提出了“关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推行党工共建一体化的意见”;形成了各有侧重、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的党政工立体化进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工作新模式;推动了把工会组建工作纳入到乡镇(街道)党委、社区党工委、社区服务站和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的职能之中,从而实现了推进“两新”组织建会的新发展、新突破、新提升。

二是坚持“组建与规范”相结合。近年来,我们郑州市总工会始终坚持把开展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工作,融入建会的全过程,从入会申请到基层工会委员会民主选举,从制度建设到如何发挥作用,实行全程规范运作。同时,我们坚持以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来提升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在全市各级各类工会普遍开展了创建模范职工之家活动、会员评议职工之家活动以及争创“六好”县(市)区工会、“六好”乡镇(街道)社区(村)工会活动。通过规范化建设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水平,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扩大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

三是坚持“提高与创新”相结合。其一是在建会思路上有创新,实现了由原来的“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组建原则的转变,把建会的重点放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非公有制企业和零散的小型企业上,强力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使工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其二是在建会方式上有提高,既坚持原来的主要依托单位组建工会,又坚持从实际出发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社区(村)级工会联合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组织起来。其三是在建会的领域上有突破,特别在建立健全并规范完善楼宇工会、市场工会、小区工会、一条街工会、项目工会、区域性和行业性工会及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公司组建工会上实现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把劳务派遣工、农民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

随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的到来,基层工会组织、职工需求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郑州市总工会将继续强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最大限度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推动“两个普遍”,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市总工会主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