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设立第一所无烟学校
大樱桃 富了农民 乐了市民
小小楼栋贴 文明“电子眼”
马建新和他的“娘子军”
区街动态
联手师院促优质教育
管城区项目建设支撑经济跃升
0525光大
107中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马建新和他的“娘子军”

本报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赵玉花 文/图

马建新,管城回族区环境卫生管理队队长,今年43岁。他和他的300名“娘子军”任劳任怨,每天为了城市的整洁干净而忙碌着。

26年前,马建新应征入伍,1989年,带着部队的优越感来到落差很大的环卫战线,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与清扫垃圾、市容环境分不开,运垃圾、清占道、护市容,干一行、爱一行。

管城区是老城区,沿街店铺多、饭店多,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城市道路清扫和保洁任务重。环境卫生管理队有350多名环卫工人,女工达310人,大多是下岗职工、农民工和临时工,素质参差不齐,承担着紫荆山路、航海路、未来路和南三环等六条主干道的清扫保洁任务。据初步推算,辖区内84万多平方米的景观大道,一线工人分两班工作制,每人每天保洁4000多平方米。他们每天凌晨4点走上岗位,晚上8点方可收工,一天干8个小时以上,酸甜苦辣外人很难体味。

“三个女人一台戏”,甭说300多号环卫女工,人多嘴杂。“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马建新从制度入手强化管理,制定出质检员岗位职责、考勤奖惩和保洁标准等六项制度,成立迎检保洁应急小分队,对辖区主干道坚持“两扫一保,全天保洁”。在制度面前,马建新率先垂范,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他就开始上班了,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环卫事业有投入没产出,看不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利民惠民工程。”在经费紧张,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机械化作业仅为10%左右,绝大部分只能靠人工清理和维护。马建新带领“娘子军”仅去年就清理各类建筑垃圾和道路遗撒物800吨,清运污水污泥600吨,安装果皮箱520多个,保证了6条主干道清扫保洁质量。马建新带领的团队先后荣获“河南省城市市容环境先进集体”和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涌现出15位省市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马建新也多次受到表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