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外乡蒜客中牟“淘金”
新郑整治食品添加剂市场
登封举办首届徒步大赛
荥阳取缔7家废旧轮胎炼油窝点
退休农机人 情暖机手心
896名下岗工实现再就业
田埂上的“三夏”工作会
中牟移民村建设如火如荼
新密首个文化主题游园开园
战三夏夺丰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外乡蒜客中牟“淘金”

本报记者 张乔普 通讯员 胡云峰

这几天,随着今年的新蒜开始上市,“大蒜之乡”中牟又热闹了起来:田间地头和农贸市场又多了不少操着各种方言的外地人。

红红的太阳下,脖子里挂个粉色毛巾的杨金凤扛起麻袋来一点不比周围的大老爷们儿差。

34岁的杨金凤来自开封兰考县,已是第三次来中牟打工了。“以前在地里帮忙收过蒜。今年来晚了,就跟着老头儿来扛包。”杨金凤说的扛包,就是在农贸市场帮外地收蒜的客商往车上装蒜。七八十斤的蒜袋子,杨金凤一躬身,背上就走,和老乡一起装满一辆车,能分到四五十块。“俺不比那些大老爷们儿干得少,钱给俺分少了可不中。”

中牟县是全国闻名的大蒜生产基地,素有蒜乡之称。中牟大蒜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特点和较高的药用价值享誉中外,还以其蒜头大、瓣匀、不破碎、耐贮藏等优点备受国内外客商青睐,是省名牌产品。每年大蒜收获季节,来自兰考、太康、宁陵等地的农民就会聚集在中牟,从田间地头到农贸市场,到处活跃着他们“淘金”的身影。

32岁的梁金柱来自商丘市宁陵县,半个月前就在韩寺镇住了下来,抽蒜薹、收蒜头,十来天几乎没闲着。“刚来的时候收一亩蒜600多块,现在打工的人多了,工钱也降了,只能拿到四五百。”时刻不离身的腰包里,装着梁金柱半个月的辛苦钱。

“俺那儿不种蒜,麦子又不熟,出来赚一点是一点。”杨金凤高兴地告诉记者,每年麦收前回去,她都能带回去3000多块,“买个新电视的钱不是有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