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公醉驾”成为网络热词,起因是网传四川丹棱县交警查处酒驾时,发现县水务局副局长宿仁训酒后驾驶公车,但交警部门认为情节轻微且“因公喝酒”,仅对其作出行政处罚。作为“醉驾入刑”后首例公务人员“醉驾”的典型案例,这一事件被网络大量转载,网民对“因公醉驾”或调侃、或批评。
【核心网事】副局长“因公醉驾”免刑遭网友批评
5月3日晚7点,丹棱县城区九龙广场,一辆小车从县城区南门驶来,司机系一名中年男子。
交警将车拦下后,即对司机进行了现场吹气酒精检测,男子呼出气体酒精浓度达88mg/100ml。警方还依法提取了这名男子的血液,血检结果也显示男子体内酒精浓度也超过了法律规定的醉酒标准80mg/100ml。
经警方确认,这名司机名叫宿仁训,身份为丹棱县水务局副局长,所驾驶车辆为单位公车……网帖转述有关媒体的报道说:“按性质划分,宿仁训等人均属情节轻微,宿仁训还是因公喝酒。于是,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交警暂按‘酒驾’开出了罚单,宿仁训被处以罚款1900元、暂扣驾照6个月。”
这则“因公醉驾”的消息迅速引起了网络的强烈反响。
【记者调查】交警承认办案错误 醉驾官员已被提起公诉
5月25日下午,“中国网事”记者来到丹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骆俊杰向记者证实,网帖所说的宿仁训醉驾以及当时被处以行政处罚等基本情况属实。
但骆俊杰强调,上级公安机关已经于5月24日依法撤销了对宿仁训的行政处罚。经进一步调查取证,宿仁训醉驾案已于5月25日侦查终结,当日将宿仁训依法移送丹棱县人民检察院,按刑事犯罪提起公诉。
骆俊杰说,按照刑法修正案的规定,醉酒驾驶、飙车以“危险驾驶罪”入刑。而在刑法十三条中有个“尾巴”:“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当晚宿仁训开车不到500米,遂被认为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骆俊杰承认办案民警在衡量案情上的确存在错误,但并非办“人情案”,在3日当晚执法时有电视台摄像并向社会播出,过程公开透明。因宿仁训系驾驶公车,又是公务人员,其案底专门抄送了纪委及其单位。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