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移动助力“三夏”麦收
疯狂的“高考经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疯狂的“高考经济”
无奈的家长 无序的市场
(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明德

核心提示

距离高考仅有几天时间,“高考经济”掀起了疯狂的高潮。在许多人的眼里,高考就像一座巨大金矿,蕴藏着无限商机。于是,高考几乎成了“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谁都想捞一把,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记者在郑州调查采访时发现,诸多关于考生的健脑营养补药让人怦然动心。各类《考试宝典》、《应试指南》让人眼花缭乱。各种 “考生客房”、“高考套餐”令人目不暇接。“高考经济”到底影响几何?专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疲惫的考生

大考在即,很多考生面临着人生的转折点。他们为了能够考进理想的大学,纷纷挑灯夜读。时间对他们来说,是眼下最为宝贵的。然而,有一部分考生却由于所分考场离家较远,不得不选择“离家出走”,投入到“南征北战”的高考“战斗”中。

家住长江路附近的考生张超就是其中的一位。由于家离考点较远,他不得不提前入住农业路上的一家商务酒店。

张超说:“考试期间我不想因来回跑而分散自己的精力,就跟家人要求住在考点附近了,虽然有父母陪伴,但是住宾馆的感觉还是没有住在家里好,为了不耽误考试,也只好这样了。现在自己不像前一个月那样,天天熬夜学习了。宾馆条件还不错,除了偶尔翻翻课本、温习点知识外,剩余时间就是看电视、和父母聊聊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超自高三开始,从未休息过。为了考上心目中理想大学,每到休息日或学校放假,他都要奔赴到一些补习班,强迫自己听一些所谓的高级教授讲高考试题,为自己多积累些知识和高考经验。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从没缺过一节课。

对于正处于冲刺阶段的张超来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宝贵的了。他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每天5:00起床背英语语文。 6:00上学,在公共汽车上继续默背巩固背诵内容。6:30到校早读。7:40开始上课,课间除了上厕所外几乎就不出来,都在做题,晚上学习到凌晨左右。假期听教授讲题,周而复始,高三就是这样度过的。”虽然学习生活过得很枯燥无味,但为了能考取一个好点的理想大学,张超也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无奈的家长

高考生不但自己压力大,而且高考生的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同样也很大,特别是经济上的压力。考生家长李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购买高考复习资料到请教师辅导,从为孩子每天改善伙食增加的投入,到给孩子吃补品的费用,从考试期间住宾馆、吃套餐的预计费用,再到考后的谢师宴、庆功宴的预计费用,一圈下来,没有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根本不行。对于一般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可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5月31日上午,记者在郑州市某中学附近看到一家宾馆门口贴着一则广告:广大面临高考的学子,在高考临近期间,您是否因临近工地的施工噪音而彻夜难眠,是否因临近的嘈杂声而无法学习,为了解除您的烦恼,本宾馆特为您推出“高考学生房”,让您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本宾馆对高考学生实行特价。

采访中,这家宾馆的大堂经理朱小姐告诉记者,附近就是一个高考点,最近有不少高考学生家长到宾馆为孩子包房,为的是让孩子在考前和考试期间能够休息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方便高考。有不少订了房的家长还要求宾馆餐厅每天按照他们制定的菜单给自己的孩子做饭。由于这里自然环境和学习环境都不错,因此很受家长和考生的青睐,大部分房间都住满了考生和家长。

记者走访了多家药店和商场,看到销售人员将学生保健产品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据了解,为了让孩子在“关键时刻”能有好的发挥,许多家长不惜高价为孩子买补脑营养品。一时我市各大药房营养品的销售量急剧增加。

家住桐柏西路的吕先生是一位个体户,以他的经济实力而言,高考期间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提供方便的做法对他的经济承担能力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舒适的高考环境,他一周前便在孩子考点附近预订了最贵的酒店。

“学习上,能买的都买了,能用的方法都用了。生活中,该花的都花了,不该花的也花了。经济条件上,孩子比别人优越,我自己能为孩子做的事情我就一定做好。” 吕先生说。

家住中原路的赵新民开个精品烟酒店,每月赢利3000元左右,除去生活开支几乎所剩无几。对于他家经济条件来说,给孩子请家教、购教辅书、买滋补品是一种负担。

“为了孩子,别人有的我也会买给孩子,决不落后,自己的孩子也非常争气。”说到这里他显得很满足。

郑州某中学高三班杨老师分析说:“为孩子上学花钱,怎么都不冤。”这是家长们的一致态度,高考这么大的事,总不能图省钱而耽误了孩子。很明显,由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抱着“宁滥勿缺”的态度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同时,杨老师还提到了“谢师宴”的问题。他说:“几年前参加‘谢师宴’,还觉得挺新鲜甚至还有一些感动。但现在,社会上对此颇有微词,让老师也很矛盾,去吧,怕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去吧,又怕一些家长说‘不给面子’。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也导致了老师的心理负担更重。”

无序的市场

每年高考时节,众多商家将“高考商战”打到白热化程度。以前有句话形容高考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在除了高考的千军万马,又多了瓜分高考经济“大蛋糕”的千军万马。

“欢迎考生和家长下榻本酒店”,一条鲜艳的横幅打在郑州市大学路某商务酒店的门口。这家酒店以高考做文章的促销方式连续进行了多年。该酒店与某中学仅隔几十米,而这家中学在近几年都被定为高考考点,这让酒店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酒店大堂经理罗小姐告诉记者,酒店的标准间原价为218元/天,为优惠广大考生,现价为188元/天。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不会在高考期间吝啬,即使遇上家长砍价的情况,只要酒店服务员说上一句:“你现在不订的话,明天就是双倍的价也订不着了。”大多家长都会慷慨解囊,所以我们酒店的100多间客房两天前都被抢订一空了。

记者从某连锁药房得知,该店自今年上半年来,一些健脑、补脑的保健食品、药品很畅销。购买这些自称可改善记忆力、有助睡眠产品的人,多半是高考学生的家长。该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听说了别人家的孩子在吃补品,就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给自己的孩子吃上这些东西,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让家长在心理上找到平衡。

而考前铺天盖地的各类咨询会,更是让考生和家长目不暇接。考前有“名师指导复习咨询会”、“备战心态调整咨询会”。每场咨询会门票都在50元以上,有的高达几百元。医院在“高考大战”中也不甘示弱,每到高考前夕都会推出“考生吸氧”业务,并且还出租小型氧气袋。在网上据说还出现了一种“高科技产品”——高考兴奋剂。据称服用后考试期间能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处于兴奋状态。

距高考前一两个月,一些家政公司推出了高考保姆的服务。高考保姆的价格要比普通保姆高。高考保姆除了要负责为孩子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外,还应接受过其他方面的专门培训,特别是在饮食搭配方面,要能够合理搭配考生的饮食。

各类商家打着“为考生服务”旗号,纷纷推出凭准考证可享受8折、9折优惠的促销招数。“凭高考相关证件购买手提电脑,享受优惠”。眼下,从旅游公司到网站到商场,都挤破脑袋趁着高考再赚一把钱。还有更多地方大摆“谢师宴”,饭店趁着高考经济潮不失时机推出特惠餐。

各大旅行社也相继推出了专门针对高考生的旅游线路。过去,箱包、新衣和一些简单的床上用品,是家长为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准备的礼物。而现在,这些东西似乎已显得太过轻薄,高档笔记本电脑、苹果牌手机成了准大学生们的必备行头,外出旅游也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犒劳方式。

针对高考经济热这一现象,相关专家认为,高考经济的发展,应该建立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近年来高考经济的兴起,虽然有很大的市场,但也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造势,极易导致畸形发展。对于如此寄生在考生这一特殊载体上的“高考经济”,我们有必要理性看待,冷静思考。像很多与高考不沾边的广告宣传,都贴上了“高考经济”的标签。其实大多数商家看重的只是经济利益,只是借助“高考”这一平台进行炒作罢了。

专家指出,正常的补充营养和心理辅导是必要的,但一些以高考为名的“消费新品种”和商业宣传,则不仅是劳民伤财,而且还容易引起社会问题。其实,高考经济是被考生家长和商家共同催生出来的。这种所谓的“经济”在几年内是不会消除的。家长在为“高考经济”买单时,应更多地保持理智,而商家在以高考为商机赚钱时应多一些诚信。如果在高考前就这么折腾下去,一般家庭绝对扛不住。从喝健脑补药,参加“高考补习”,进行“心理咨询”;到住“考生宾馆”,吃“高考套餐”,吸“考生纯氧”;临了,再举办什么“状元宴”、“谢师宴”。这一圈下来,少说也要四五千元,几乎是一个下岗职工一年的生活费,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 作为家长和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积极应对高考是应该的,但不要忘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要相互攀比。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