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闻时评
中国跨入“少子化”社会
谁偷走了我们的私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新闻时评

ZHENGZHOU DAILY

编辑 陈培营 杨怀锁 电话 67655289 E-mail:cpypy@163.com

怎样通达教育之最大目标

日前,著名教育学府华南师范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刘鸣教授走上岭南大讲坛,指出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他说,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最大目标是孩子终生幸福。(6月5日《南方日报》)

生活是网,教育亦是网,会罩住每一个人。就是说,除了特别原因,谁也不能避开正式教育。社会学家波普诺说,受教育是一生一世的事。它的内涵是社会的和个人的经验,而这些又都能使个人的知识、行为和态度发生变化。但没有一个社会这种经验的取得是听天由命的。教育是一种媒介物,通过它才能使人们在生活中归于一个位置。

什么样的教育是最适合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总会有不同的说法。上世纪70年代,曾有美国教育学专家参观了中国“素质教育”之后,预言20年后,素质教育下出来的中国青年将用他们的智慧席卷地球。然而,第一批素质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不仅没能掀起一股来自中国的“智力风暴”,他们中的大多数反而都显露幸福感缺失的问题。这件事还说明,一个好的教育说辞并不一定能带来一个教育的正道,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和现象,看似好的教育有时仅仅是中看,其结果可能与最初的设计大相径庭。

在社会学的解释中,教育的最明显目的是社会化,或文化知识、价值观及信仰的传授。这一解释,也适用于对求知与成人关系的解释。求知是重要的,无知是可怕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求知亦是生活的过程。如若没有系统知识的帮助,一个人可能会一事无成。但是确立好的价值观,追求信仰,成为合乎理想的人,则更为重要。社会学家孔德说,知识必须顺从信仰,知识不应超出信仰,更不能肢解信仰。价值观及信仰并不能解决诸如吃喝拉撒之类形而下的问题,但却能解决一个人如何成人的问题。教育只有着眼于人的根本价值,才能造就自觉的人、发展的人、创造的人,才能造就个性健全的人。

理所当然,人性化教育之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幸福。这是家长欲求得的教育目标,亦是教育的社会目标。幸福不幸福,全在于人的感受。谈论孩子的幸福,在于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并不幸福。择校费、设立重点学校之类的教育不平等,灌输式教育、强迫式教育,不仅让孩子不幸福,也让教师和家长不幸福。在求知与成人的关系中,可以肯定,一个人少一些具体的知识不一定不幸福,但是没有价值观及信仰的确立,则一定不幸福。应当说,教育的本质是交流,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应成为教育的灵魂。不偏离教育之本质,自由传授,自由接受,才能通达孩子幸福这一教育之最大目标。 今 语

45人拒绝高考能否“倒逼”高考改革

南科大的45名学生终于没有参加高考,朱清时该放心了,许多对南科大寄予厚望的人该放心了。在他们看来,学生一旦回去高考,就是“回到了体制内”,那么南科大这一“实验”也就毫无意义。

然而,45人拒绝高考的意义又何在呢?它是否能如我们渴望的那样,“倒逼”高考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中国教育高考“唯我独尊,一统天下”的体制呢?我对此并不乐观。

要冲破高考体制,唯有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南科大正是在这一点上被视为教育改革的实验田,也正是在这一点上, 45名学生是否参加高考才会成为舆论的焦点。熊丙奇先生把“自主招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学校完全自主,一类是统一社会化测试+学校自主,一类是国家统一考试+学校自主,并认为目前南科大所走的是第一类模式。我认同熊先生的分析,同样认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南科大必然放弃“完全自主招生”的模式,而适合中国的,只有第三种即国家统一考试+学校自主的模式,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预料,即便南科大在“自主招生”的改革中力挺下去,它的学生还是要回到高考的“体制内”去的。

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开始了高校自主招生探索,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然而将近十年过去了,尽管“自主招生考试”越来越热闹,可是所谓“自主”,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它在不断增加的条条框框之下,俨然已成“小高考”。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要冲破高考体制的“自主招生”,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起点。这迫使我们思考:制约“自主招生”的,到底是什么?

再回到南科大的“自主招生”上,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不免有以下的忧虑。南科大招录50名学生可以做到十分公正,10年后,它若是招录5000名学生还能做到公正吗?今天的南科大在创业阶段可以做到公正,有朝一日它名声堪比北大清华,还能做到公正吗?有朱清时的南科大可以做到公正,异日无朱清时的南科大还能做到公正吗?

也就是说,在理想的改革者那里,他们更多地看到“自主招生”带给中国教育的勃勃生机,而在教育部和老百姓那里,他们更多地考虑现实,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自主招生”有可能引发的公平和公正之虞。所以,“自主招生”与高考的冲突只是表象,其实质是“自主”与“公平公正”的权衡,更深层次乃是改革与权力、利益的博弈。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我们的社会可以提供一个保障教育公平公正的政治以及文化土壤的时候,“自主招生”就可以茁壮成长,“一考定终身”将永远终结,甚至,我们再也不用为给小学生减负而伤透脑筋。 三刀柔情

留下一个优雅的背影

当前,省市县乡四级党委自下而上的换届工作陆续展开,一批领导干部面临着退出岗位、交流换岗。一位将要退居二线的县委书记公开承诺:不递一张条子,不提任何条件,不干一件以权谋私的事,给大家留一个优雅的背影。

优雅的背影!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场景。提起背影,我们可能想到惜别的泪眼,亲人的张望,这其中多少渗透着一点离愁别绪。如今,这位县委书记优雅转身的情怀,一扫低沉感伤之情,映衬出共产党人的品行、气节和操守,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领导干部在任之时,如舞台上的主角,聚光灯大多对准的是“华丽”的一面,公众看到的也大多是“正面”形象。而离任之时,主人公将告别熟悉的舞台,留给观众一个转身的背影。这个背影,既是平时形象的延伸,也关系着政声的优劣、群众的口碑。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转身动作,有些人做得并不优雅,心理失衡、言行失态、道德失范,不该伸的手伸了,不该破的“戒”破了,毁坏了多年在台上积累的公众形象。有的是“补偿心理”作怪,总认为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再不“捞一把”就亏待自己了;有的是出于“随众心理”,认为自己是快走的人了,得到一些额外照顾不算啥;还有的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心急火燎要将手中的权力“套现”。

离任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官德品行的高下。离任是一个考场,可以辨别一个人思想作风的优劣。为官理政,重任在肩。在任之时,因为顾及人言和法规,保持形象并不太难。离任之际,为公的初衷不改,为民的本色不变,时时处处依然能约束自我,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是明代廉吏于谦离任时的高洁和优雅。清朝嘉定县令陆陇其离任时,百姓夹道相送,泪飞如雨,被人赞为:“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山东省寿光县老书记王伯祥离任时,一辆130小货车就拉走了全部家当,20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念念不忘。他们都经受了离任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留给人们的形象朗如日月,挺拔如松。

爱默生曾说:“优雅的举止是最好的艺术,它比任何绘画和雕塑作品更让人心旷神怡。”领导干部优雅的转身,更具有示范和表率作用。这种优雅,从容而高贵,体现出对人格的珍重、对声誉的珍视、对形象的珍惜,彰显出对本色的坚守、对制度的敬畏、对交好接力棒的自信。

离任,无论是退出领导职务,还是到新岗位任职,都不是人生的休止符,而是政治生命的转乘站。领导职务总有离任之时,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离任。只有做到政治觉悟不退、精神追求不退、模范作用不退、清正廉洁的形象不退,才能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良好形象的树立需要终其一生的努力,而败坏这种形象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尤其是在离任之际,一个念头发生偏差,一次选择出现失当,终身的追求就可能毁于一旦。面临离任考验的领导干部,尤应慎之又慎,写好人生的“点睛”之笔,留一个完美、干净的背影。 辛士红

馋嘴公仆不得大吃大喝

据报道,为彻底刹住公款吃喝风,近日信阳市纪委特别制定了《公务接待费限额管理规定》,要求节约接待经费,降低接待成本。公职人员要严格接待标准,严禁大吃大喝。在公务接待活动中,娱乐休闲场所消费票据不得入账报销。

禁止公仆用公款大吃大喝,这条规矩不是现在才新立的,甚至在建国之前的延安时代乃至井冈山时代就已经有类似的规定。无论在艰苦的岁月,还是在经济相对宽裕的今天,公务人员都没有任何理由随意挥霍浪费公家的钱财,这本是最普通的常识。很可惜,眼下却仍然有一些吃着皇粮甚至握有权柄的人物,忘了这条规矩,变着法儿地挪用公款来满足自己的馋嘴之欲。因此,信阳市纪委制定《公务接待费限额管理规定》非常必要、及时。 吴之如 文/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