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道报别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
别再背着户口负重前行
一边烧钱营销一边治污“哭穷”的吊诡意味
逃避保障房建设的理由
全国报刊面临改制风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别再背着户口负重前行

又是一年毕业时。近日,国务院下发通知,部署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允许其在就(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但直辖市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尽管这些年户籍政策松动不少,但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里落户,依然有门槛限制。比如2009年1月,国务院曾下发《通知》要求直辖市以外的城市,取消对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但条件是必须具有“专科以上文凭”。与两年前相比,这次“取消限制”更为彻底,正因如此,该项规定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取消大学毕业生在非直辖市城市的落户限制,这项内容是在《通知》中“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一条中表述的。在大城市落户是大学毕业生的应有权利,充分保障这种权利,或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大学生户口空挂”现象。

就业压力严峻的当下,取消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算是解决就业压力的一道缓解阀。此项政策受惠的不仅仅是大学生。事实上,一座城市接纳的大学生多了,对城市本身而言也是一种“福利”。城市的发展由很多资源支撑着,其中,人力资源是其间最重要的一项。尽管高等教育有普及,让大学生们不再是社会精英,但其依旧是人才储备的主力军。人才市场的良性竞争,必然是“优胜劣汰”,凭借的应是个人的学识、能力,而非户籍之类的外在条件。如果户口的门槛,让一些大学生不得不远离城市,这对大城市无疑也是损失。因为不管是经济的持续增长,产业的升级换代,还是城市人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人才储备这一关键要素。

取消大学毕业生的落户限制,必然会使一些省会城市及大中型城市的就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上,有竞争不是坏事,愈竞争、愈发展。职业技能更高的劳动力淘汰职业能力一般的劳动力,对城市发展而言,靠职业技能调节劳动力结构,远远胜过户口的门槛限制。所以,“非直辖市城市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消息一出,舆论普遍认为这将“有助于人才自由流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再放到户籍改革的大背景下看,这次“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确实释放出了积极务实的示范效应。在哪里安家在哪里工作,靠职业技能说话而非户口说话,如果年轻人不再背着户口负重前行,社会里弥漫着的许多不满情绪都可以自动消解。

前 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