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道报别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警惕政府“无形资产”流失
别再背着户口负重前行
一边烧钱营销一边治污“哭穷”的吊诡意味
逃避保障房建设的理由
全国报刊面临改制风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逃避保障房建设的理由

按照中央部署,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但从部分城市今年以来保障房开工情况来看,成绩并不乐观,一些城市开工率不到三成。 事实上,“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计划一出,一些地方政府就表示难以完成,原因无非是土地问题、资金问题。

土地会成为保障房建设的障碍吗?有些地方的住建部门为了强调土地难题,甚至表示他们的个别城市已找不到地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些城市以后就不用建房了。可是,土地出让在哪个城市又停止了呢?建商品房有地,建保障房没地,让人没法理解。

资金问题,更被很多地方大做文章。可是,他们是否在资金问题上真想了办法,让人怀疑。按照住建部关于保障房资金来源的设计,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是一个主要来源,规定地方政府将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房建设。然而,据《第一财经》报道,广州市2011年的预算中,用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占不到土地出让金的5%,相对2010年,比例还出现了负增长。种种迹象表明,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方面,还是不认真对待。

事实上,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没有动力,是明摆着的事实。2010年地方土地出让收入高达2.9万亿元,但其中仅有463亿元用于廉租住房保障支出,占比不足1.6%。有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上海、北京、杭州、武汉、深圳等城市保障性计划无一完成。而在此之前情况更差,截至2006年,我国512个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城市,廉租房投入只占当年房地产投资的0.36%。

媒体报道表明,一些城市保障房开工率不到三成,已经出现了借口,一些人甚至拿起了国家货币政策作盾牌。比如,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银行可发放贷款的额度受限,保障房建设缺钱等。想不到面对CPI居高不下、通货膨胀预期加深,国家不得已采取的从紧从稳的货币政策,在这里又添了一个“罪状”。本来,有不少人对这项政策怀着敌意,有人总以中小企业缺少资金为由攻击货币紧缩政策(专家指出,真相是大量的资本不愿意进入实体产业,没有利润),保障房缺钱的借口,使那些攻击者又多了一个武器。

然而不少专业人士指出,钱对地方政府不是问题,土地价格大幅度攀高,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方面获得大量收益,对保障房有很大的投入空间。而且,保障房建设在筹钱方面有很多路可走,可以以土地换房,能获得购房者自身和单位的大力支持,等等。事实上,一些对保障房持积极态度的地方明确表示,保障性住房“不差地也不差钱”。

保障房建设,最需要的还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地方政府有积极性的事,他们总能找到资金。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可以债台高筑,甚至可以挪用救灾专用款;他们不想做的事,则不但总是让路,而且要充当幌子,充当套取资金的工具。

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不能说没难度。但很多“难度说”只不过是借口,如果不执行追责规定,逃避的理由会越来越多。 路 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